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下詔伐蜀(第2頁)

 蜀賊之惡,素所周知,多年抗逆,人神共憤。先有劉備背恩,自竄巴蜀。如今諸葛亮棄父母之國,阿殘賊之黨,神人被毒,惡積身滅。亮外務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實。劉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

 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為亮仇敵。而亮反裘負薪,裡盡毛殫,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行兵於井底,遊步於牛蹄。

 自朕即位,三邊無事,猶哀憐天下數遭兵革,且欲養四海之耆老,長後生之孤幼,先移風於禮樂,次講武於農隙,置亮畫外,未以為虞。

 而亮懷李熊愚勇之智,不思荊邯度德之戒,驅略吏民,盜利祁山。王師不備,為賊所襲,損兵折將,失陷城池。賊勢猖獗,自取滅亡,亮也小子,震驚朕師。猛銳踴躍,鹹思長驅。

 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貞良,與夫淫昏之黨,共受塗炭。故先開示,以昭國誠,勉思變化,無滯亂邦。

 大司馬曹真勇武忠壯、韜略非凡,輔佐朝政,襄助朕躬,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便宜之權,統領步騎三十萬眾,揮師邊關,收復失地,除患平亂,克定西土。

 逆賊授首,就在今朝,巴蜀將吏士民諸為亮所劫迫,公卿以下皆聽束手。露布天下,鹹使聞知。

 “臣恭領旨意,定當為陛下掃滅逆賊、廓清巴蜀。”曹真從班位走到大殿正中,伏地接過詔書。

 曹叡虛手一抬,微微笑道:“大司馬快快請起,大事就託付給卿家了。”

 “陛下放心,臣定當不負所望。”曹真起身,躬身再拜,自信滿滿地說道。

 曹叡點了點頭,又道:“大將軍那邊,朕也另有旨意,他雖不與卿同路進兵,但亦受卿節制,當然徵西大將軍夏侯儒更是由卿全權統領,還望汝三人精誠團結、通力配合,為朕一戰剿滅蜀賊,揚我大魏上國天威!”

 “陛下放心,臣敢不竭忠盡力、繼之以死,此番討賊,不竟全功,誓不還朝。”曹真一臉堅定地回道。

 陳群道:“大司馬這番話雖是豪情萬丈、振奮人心,令我等既感且佩,但大軍出征之前言及死字,實屬不吉利,還望大司馬勿復此言。

 況且此番攻打蜀賊,若能收復雍涼失土,就已經是大功一件,群請大司馬切勿貪功心切、輕敵冒進,須記得見好就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