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編戶流民(第3頁)

    “也好,緩兩天看看再說。”黃大春點了點頭。

    蓮花鄉的鄉道上,十幾匹駿馬緩緩向前,楊清等人冒著風雪向山裡行去。為了督察流民編戶一事,他已來到城固縣三天了,這一日打算親自進到山林中看看。闌

    這些遁居山林的流民不都是漢中本地的,也有不少是從關中流入的,總共不下兩萬人。

    原本漢中是亂世中難得的淨土,可是自從曹操攻打張魯之後,漢中就被捲入了曹操和劉備兩位英雄爭戰的漩渦中,為了躲避戰火,這才有不少百姓躲進山林中,直到現在。

    幾次大戰之後漢中的人口只剩得十幾萬人,為了增加戶數,楊清一月前就已下令各縣將山林中的流民招撫出來。

    他不想強制遷民,這才頒下授予田地的政令,將那些無主之地先是收歸官府,然後分於流民耕種屯田,五年過後這些田地就歸於百姓所有。

    這樣一來,流民自行出來的意願就強烈許多,再加上輔以借予種子、農具以及興辦官學的手段,這幾日光城固一地就有上千人願意出山編戶。

    效果雖有,但也有不少流民心懷疑慮,沒有楊清想得那般踴躍歡呼。

    楊清知道這些人不是對官府的授田令不敢信任,就是不願出去接受官府統治,於是他這才傳令各縣鄉官吏主動到流民中宣講政令,消除他們的疑慮。闌

    至於要繳納官府的賦稅,楊清覺得首先這是百姓應有的義務,其次他定的前五年四成賦稅已是很公道了,人家曹魏那邊屯田收成是六四分賬,官府得六,百姓得四,勉強能餓不死。

    更別說漢中這裡是年頭到了田地就歸個人,曹魏那邊的屯田民可沒有這個待遇,數十年都要替官府種地,這才叫真正的盤剝嚴重。

    不少百姓受不了如此大的壓榨,寧願跑到東吳那邊,也不願留在曹魏屯田,聽說孫權還因此獲得了十萬以上的人口呢。

    “還有多遠?”穿過了一處叢林,沈達向身旁蓮花鄉的鄉吏問道。

    魯薔夫回道:“稟明廷,轉過這座山就到了,那山腳下聚居著數戶人家,其中有家姓黃,昨日還曾到小人這裡聽講授田令。”

    楊清聞言道:“伯通,等到了就先去那戶黃姓人家瞧瞧。”

    “是,府君。”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