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張合(六)(第2頁)

 過了一會兒,盯著掛在木架上的地圖看了良久的馬謖打破了帳內沉默的氣氛,起身上前指著地圖興奮地說道:“丞相,這南山乃是街亭一地的高點,位置極其重要,明之他們分兵把守南山也是為了佔據這個高處。

 若是將主力大軍放于山上,則可居高臨下、俯視全局,張合想要南下與郭淮會和,就定要與我軍爭奪南山,如此就可效當年先帝定軍山故事,俯攻衝殺,必能一舉破賊。

 故而我大軍到達街亭可以南山為根本,從而佔據戰事主動,伺機破賊。”

 可能是歷史的慣性,就算如今不是馬謖領兵去守街亭,他還是有了上山紮寨複製定軍山一戰的打算,只是和原本歷史上一樣他忽略了水源這一關鍵因素。

 果然,魏延、吳懿這些宿將聽了盡皆搖頭反對。魏延道:“丞相,幼常此計圖謀雖好,但卻忘記了水源這個大問題。數萬大軍在山上下寨每日耗費用水何其之多,楊明之之所以只讓關興領三千軍屯于山上就是因為山上缺水之故。”

 馬謖兀自爭辯:“山下就有溪流穿過,王平將軍也已在岸邊下寨把守,只要守住這裡,山上用水足可保證。”

 “幼常所言差矣,數萬大軍每日用水頗多,山下縱有溪流,也必須讓軍士搬水上去,如此一來每日取水需要安排多少兵力?所用時間又是要耗費多久?

 取數萬大軍之用水必會遷延甚久,如此一來張合大軍就有可乘之機,一旦將我水源斷絕,數萬將士將會不攻自破,故而將大軍放于山上絕不可行。”吳懿也出言反對道。

 諸葛亮在心中暗歎一聲,心道幼常還是欠缺經驗,雖知兵法,但不能靈活應用,還得多加磨鍊啊。

 諸葛亮輕咳一聲,緩緩說道:“南山乃是一座孤山,而定軍山則處於綿延的山嶺之中,二者不可相提並論。文長、子遠之言極對,水源乃是南山的命門,南山容納不了數萬大軍的駐紮。”

 這話就是否定了馬謖的計策,馬謖羞愧難當、滿臉通紅,低頭說了個是字。

 “諸將還有別策否?”諸葛亮看了馬謖一眼,又輕搖羽扇朝眾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