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四十章 全殲魏軍(終)

關興見狀並不慌亂,心想果如丞相所料,現下計已算定,必有良謀,吾等當決一死戰!

 旋即兵分兩路,讓王平引一軍截住潘羽,他自引一軍擋住張合。兩頭死戰,叫殺連天。

 張合對漢軍埋伏在此大為震驚,隱隱覺得諸葛亮還有後招,但此時戰事激烈已容不得他細想,只好催促眾將奮力拼殺,就算諸葛亮還有奸計,也得先把這股漢軍殲滅再說。

 魏軍兵力雖數倍於關興他們,但在這狹窄的山谷中卻無法將所有人馬鋪開,因此關興和王平只用對付當面的數百人,而且漢軍又佔據了兩側山峰險要,山上弓弩手居高臨下放箭連射,一時間兩軍殺得難分難解。

 山谷中漢魏兩軍一個要走、一個要留,皆是拼盡全力、白刃相接,卻不想此刻在這山谷東北方十餘里外的峽谷中有一支兵馬正席地而坐,看其旗幟服色儼然是季漢軍隊。

 “君侯,探馬回報西南十餘里處的山谷中我軍三千人正與魏軍上萬人廝殺。”峽谷中,一名校尉模樣的軍官上前對一名青年將領稟道。

 “嗯,不出丞相所料,看來是安國他們與張合對上了。”

 原來這青年將領就是楊清,而那校尉則是古力扎,至於周遭的軍士正是無當飛軍。

 自楊清領兵駐紮此地後,就廣派哨探,沿途不住地令人傳報,這才及時獲知關興那邊的情況。至於他們為何在此,那就要從昨天上午說起了。

 原來諸葛亮早已定下破敵之策,昨日清晨密召楊清佈置,命他率軍由西向北繞個大圈潛行至街亭前往番須口的路中,但看途中有戰事打響則從斜道殺出,若無戰事則繼續向前與廖化一起夾擊番須口附近的魏軍。

 為了掩人耳目,諸葛亮又讓楊清率軍假裝與姜維和黃襲的押糧部隊一起返回天水休整。到了半道,楊清則領兵離開,伐山開道、翻山越嶺,沿回中小道繞過街亭,藏在這峽谷待敵。

 回中道,修築於元封四年,是一條貫通木峽道、雞頭道、番須道、隴坻道的一條縱向古道。

 昔年光武帝親征隗囂,因隗囂守住番須口,漢軍久久不能上隴。

 此時名將來歙則領二千多人伐山開路,從番須、回中繞路直襲略陽,一舉殺將奪城,成功在隗囂後方楔入一顆釘子,迫使隗囂從番須口撤回大軍,一舉扭轉戰局。

 有鑑於前賢故事,諸葛亮反其道而為之,這回則讓楊清繞過街亭,埋伏在街亭與番須口之間等待時機,一舉擊潰張合大軍。

 “伯約,時機已到,該我們上了。”楊清轉身對身邊同樣是青年的將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