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隴右歸心(第2頁)
眾人心思各異,只聽諸葛亮又說道:“現在張合五萬大軍俱已消滅,短期內曹魏應無大軍襲來,但連番作戰之下我軍也是極其疲憊,故大軍亟需休整。
但上邽城內府庫存糧幾乎一空,城外的軍屯麥田尚未到收割季節,故無法支持這麼多士卒就食,再加上還有上萬俘虜收降的魏兵,糧草壓力更大,所以吾意讓眾軍分駐各地休整。”
頓了一頓,看向魏延道:“文長,汝領本部兵馬至廣魏駐守,既可休整,也可就近支援子遠。”
“諾。”魏延抱拳應道。
諸葛亮接著道:“至於明之的後軍,則由子均率領去冀城休整。”
楊清和王平齊聲稱是。楊清要留在上邽協助諸葛亮處理軍務和民政,自是不能離開。
後軍和前軍加起來有一萬三千人,佔了上邽諸軍的一半多,將這兩支兵馬調走後,上邽的後勤壓力就降低太多,諸葛亮只留中軍在側護持。
“丞相,張合大軍被我軍擊敗,隴右民心必定更加歸附,周遭魏軍必然膽寒,清以為是時候讓仲華將軍聯合一眾羌氐部族將武都、陰平兩郡給收復了。”楊清獻計道。
北伐伊始,為了迅速完成襲擊隴右的目的,諸葛亮並沒有對大軍路過的武都、陰平兩郡多做理會,只是讓馬岱率軍與忠漢部族一道將各城池內的曹魏官府圍住,以防他們通風報信和破壞大軍糧道。
現在隴右局勢已定,楊清以為也是時候將這兩個郡收取了。這兩個郡的魏軍不多,馬岱他們完全可以憑藉大勝之威獨立收復。
諸葛亮想了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收復這兩個郡不說擴充了地盤和增加了人口,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漢中和隴右聯結起來,大軍糧道也將會更加暢通。於是,他當即讓楊儀傳令馬岱趁機出兵。
眼見楊清屢獻奇計,馬謖也不甘落後,拱手說道:“丞相,現在諸軍中除了討逆將軍率軍去取安定二縣,就只有子龍老將軍那裡還有戰事。如今隴右已復,他那裡也不用再牽制曹真,是否可以讓子龍將軍擇機退回漢中?”
“幼常提醒的極對,吾今所慮者惟有右軍,是不能讓子龍他們再和曹真對峙下去了,他們怕也是到了極限。”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傳令子龍、伯苗,命他們擇機撤回漢中休整。”
一旁的楊儀趕緊應道:“是。”
楊清聽了也是心念一動,原本歷史上趙雲這支疑兵在箕谷失利,被迫退回漢中,雖因趙雲沉著應對、親自斷後,使得人員和軍資的損失都不大,但赤崖以北的上百里棧道卻為了阻敵追擊而被迫燒燬,導致諸葛亮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從褒斜道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