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曄獻計(第2頁)

 更妙的是取了漢中我大魏就在偽蜀君臣頭上懸了一把利劍,可兵鋒南下直指成都,覆滅偽蜀亦不在話下。”

 雖然劉曄描繪的藍圖很是美好,但曹叡心裡仍有疑慮,問道:“漢中乃益州咽喉,朝廷早有攻取此地之意,但秦嶺諸道崎嶇難走、關隘甚多,先帝就是鑑於蜀道難行,在位期間未曾發兵攻蜀。如今偽蜀大軍更是北上屯於漢中,此時攻蜀豈非更加困難?”

 劉曄道:“陛下,豈不聞此一時彼一時也。以前諸葛亮依仗蜀道艱險閉關拒守,我大魏這才拿他沒有辦法。現在好了,他主動率領蜀軍主力攻了出來,這就給了我們將他一舉消滅的機會。

 莫看諸葛亮現在兵鋒正盛佔了隴右,但所謂物盛而衰、樂極則悲,蜀軍現在不僅出了益州這個烏龜殼,而且還將戰線拉得如此之長,這正是天予我大魏滅蜀的良機。

 只要時機恰當,王師數路齊出,定讓諸葛亮首尾不相顧,到那時陛下小則收復隴右,中則佔領漢中,大則消滅偽蜀,可獲不世之功耳。”

 “善。”曹叡聽得心潮澎湃,激動地說道:“卿此言如撥雲見日,令朕茅塞頓開。只要能消滅偽蜀,隴右甚至涼州暫時讓於諸葛亮又有何妨?”

 劉曄拱手讚道:“陛下能忍一時之敗,真明君也。”

 “卿家深謀遠慮,運籌畫策於將來,亦賢臣也。”此時曹叡心情大好,對劉曄這個智囊也不吝稱讚。

 君臣二人互相誇讚、十分相得,劉曄謙虛了幾句,收斂起笑容,稍有擔心地說道:“陛下,適才謀劃雖妙,但尚有一處破綻。”

 “哦,在何處?”

 劉曄手指東方,答道:“在東面。”

 “卿是說東吳孫權?”

 劉曄點頭回道:“正是。吳蜀二賊相互勾結,若我大軍攻蜀之際,孫權兵出荊揚,則我大魏將會應付不及,到那時難免會有變故發生,此臣最為擔憂的地方。”

 “卿過慮了。”曹叡神態輕鬆地笑道:“孫權不通兵事,之前屢次犯我合肥,皆被我軍輕易擊退。縱然東吳起大軍進犯,荊揚兩州十多萬兵馬足可應付,去歲就是現成的例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