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東吳來使

楊清以下論敘功勞大小則以趙雲、魏延、關興三人次之。

 趙雲率領右軍成功實施疑兵之計牽制關中數萬魏軍達兩月之久,功績顯著,因此這位老將在今年終於位居四方將軍之屬,總算告別了十幾年的雜號將軍行列。

 魏延自不用多說,作用諸葛亮麾下頭號猛將,在多場攻堅戰中發揮出了大作用,敘及功勞僅在趙雲之下。

 而關興的功勞其實與魏延不遑多讓,在收復廣魏郡、堅守街亭等戰役中大放異彩,沒有辱沒其父關羽的威名,只是礙於資歷才排在了魏延的後面。

 但他對晉升為後將軍已是心滿意足,當年他的父親前將軍關羽也是位屬四方將軍,過了這麼些年,他作為兒子總算又給關氏一門掙回了四方將軍的軍職,足以告慰其父的在天之靈了。

 後面之人的封賞大多在眾人的意料之中,只有王平頗讓人吃驚。

 其不僅從偏將進位雜號將軍,更讓人矚目的是還獲得了爵位,要知道馬謖、陳式、鄧芝這三個比他官位高的人也有不小的軍功,然而此次卻未獲爵位。

 這隻能說他們的軍功沒有王平的大,再加上街亭一戰中王平協助楊清防守表現突出,這才被破格封賞,既加官又賜爵,成為中層將領之中的大贏家。

 眾人見狀均暗自感嘆,王平算是跟對人了,這些年跟著楊清的人官位都是噌噌地往上漲,不是一地太守、縣令,就是軍中將領、校尉,前途大得很啊!

 也是到了此時,成都的公卿貴族終於發現不知何時朝中忽然冒出了一個以楊清為首的派系,這個派系雖以寒門出身的官吏為主,但實力卻是不容小覷,不但涉及軍中、地方,而且還個個都是人才,儼然都是政壇上的新星。

 然而對於這股突然崛起的勢力基本上各派系的人都不排斥,益州籍的官吏自不用多說,已將楊清這個益州人視為蜀中的青年一輩的領軍人物了。

 而其他派系也與楊清關係密切,趙雲、關興、馬謖等元從派和荊州派的大佬人物都和他相交莫逆,各自視為生平知己,故而楊清現在已隱隱成為各派系都能認同的交匯人物,端的是炙手可熱。

 所以封賞之後王公貴族、公卿大臣對楊清是宴請不斷,就連向來眼高於頂的孟達也頻頻向他示好,幾次三番派人請他一會。

 自上庸、西城兩郡收復之後,孟達雖在上庸磨唧了一段時日,但最後還是拗不過大腿老老實實來到成都朝見天子。劉禪順勢任命他為大司農,位列九卿之一。後來朝廷又以他的外甥鄧賢為上庸太守,以安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