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道命令(第2頁)
關隴地區以種植粟米、小麥為主,而小麥則為冬小麥,一般在九月中下旬至十月上旬播種,到翌年五月底至六月中下旬成熟。
眼下已是五月底了,小麥即將收穫。
雖然前幾個月諸郡經歷了戰事,但因漢軍軍紀嚴明,又對大部分縣城是兵不血刃的收復,所以隴右大部分農田還是保存得比較好的。
又兼去年和今年風調雨順,所以今年的夏收依舊能有大批糧食入庫。
而這批糧食既關乎百姓今年的生活又關係到即將發起的涼州收復戰,所以不僅楊清對夏收極其重視,就連魏延也十分關心此事,他已打算派出軍士幫助上邽周遭的百姓收割小麥了。
上邽縣內的麥田乃是整個隴右最大的一塊麥田,且有半數以上都屬於官田,以前曹魏對這些官田實行軍屯,將收穫的糧食盡數劃歸軍隊使用,所以隴右的軍糧多賴上邽供給,這也是上邽成為隴右第一重鎮的原因之一。
漢軍收復隴右之後更是對上邽的麥田進行周密的保護,不但繼續沿用魏例實行軍屯,而且還將前次俘虜的魏兵劃出三千人專門進行耕種、養護,這樣也就將漢軍將士從軍屯中抽離出來,以便專心進行操練。
這一日,天朗氣清,風和日麗,楊清和魏延一起出城去察看小麥的成熟情況。
來到城外最近的村落,楊清等人放眼望去,只見黃澄澄的麥穗,顆粒飽滿,沉沉甸甸,一陣微風襲來,恰似湧起層層金色的波濤,又有一股清香隨風飄散,眾人靜心呼吸,只覺沁人心脾,這正是糧食成熟的味道。
“要不了幾天,這小麥就可以收穫了吧?”楊清站在田埂上,隨手握住一個麥穗,仔細地打量著上面的麥粒。
一旁陪候的鄉老回道:“稟使君,正是,小民們已準備三日後進行收割。”
“嗯,好啊,有什麼困難儘管跟縣裡說,農具、人力這些官府都可以提供幫助。”
鄉老連忙拱手拜道:“使君仁德厚愛,小老兒代鄉民們謝過。”
楊清笑著擺了擺手,又到別處看了看,但見魏延從對面走了過來,迎上去問道:“文長將軍轉了一圈之後可放下心來?”
“嗯,隴右今年雖遭兵禍,但麥子倒是長的不錯,有了這批糧食入庫,今年攻取涼州當可成行。”魏延甕聲甕氣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