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七章 議定伐吳(第3頁)

 且這些年東吳眾官歸降我朝者不說多但也不算少,前兩年的韓綜就是現成的例子,足見孫權不得江南人心久矣,依大司馬抄送的周魴書信所言,此人歸順也在情理之中啊。”

 又見一位重臣出言支持發兵,曹叡終於下定決心,朗聲說道:“朕意已決,允大司馬所請,發兵南下接應周魴。”

 “臣等遵旨。”群臣躬身應道。

 蔣濟雖仍持反對意見,但見大多數人支持出兵,而他自己又無過硬的理由,只好輕輕地嘆了口氣,跟隨眾人躬身領命。

 既然決定了出兵,下面就該商議進兵的方略了,此刻魏國朝堂上若論何人精通軍計,當首推侍中劉曄。

 劉曄似乎也自覺當仁不讓,於是第一個出班奏道:“陛下,大司馬麾下雖有兵馬十餘萬,但只揚州一路未免有獨木難支之嫌,且一路大軍,孫權應對起來也較為容易。故臣以為當以三路大軍南下,以雷霆之勢壓向東吳。

 若戰況大利,則趁勢一舉滅吳,若戰況中利,則尋機大破吳軍,若戰況小利,則接應周魴收取郡縣,若戰況不利,我軍亦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路大軍,是哪三路?”曹叡興致勃勃地問道。

 劉曄道:“陛下可命驃騎將軍司馬懿領兵取江陵、豫州刺史賈逵領兵向東關,再加上大司馬曹休率大軍往皖城進逼。

 如此東、中、西三路大軍相互接應、同時進發、必讓吳軍首尾不能相顧,再加上週魴作為內應,孫權陸遜縱有呂望之才,也將難以抵擋,定遭敗績。”

 “善。”曹叡越聽越激動,忍不住起身問道:“此計甚妙,眾卿以為如何?”

 群臣也再無其他良策,遂躬身應道:“臣等附議。”

 “好,既然如此,就依劉侍中所言即可擬詔,命大司馬曹休、驃騎將軍司馬懿、豫州刺史賈逵集結兵馬、伺機南下。”

 隨著曹叡的詔書下達,荊州、豫州、揚州三地的魏軍開始集結往宛城、西陽、合肥三地集結。

 如此大規模的兵員調動,自是瞞不過東吳的細作,早有探報飛馬送向武昌,孫權陸遜君臣得知後曉得詐降之計已成,同樣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施行下一階段的計劃。

 於是,大江南北雄兵雲集,又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