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軍深入(第3頁)
與此同時,遠在洛陽的曹叡也收到了曹休前不久加急送來的奏報,已然曉得他因周魴再次請降而不斷向前推進一事。
曹叡雖然沒有多少戰陣經驗,但見曹休如此深入吳境也覺得有些不妥,遂急招陳群等一干重臣入宮商議。
蔣濟看完曹休的奏報後大吃一驚,暗道一聲壞了,連忙拱手對曹叡說道:“陛下,臣觀目前的局面是大司馬深入敵境,漸與東吳的精兵成對抗之勢。
然而吳將朱然等人卻領兵駐紮在江陵,位在長江上游,正處於大司馬的東路軍背後,若朱然一旦率軍從後襲擊,那我軍就危險了。
因此,對於眼下的態勢臣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利於我軍之處,還請陛下下令大司馬暫緩進兵。”
曹叡沉吟不決:“這......”看向陳群等人問道:“眾卿以為如何?”
“陛下,蔣尚書所論雖然有理,但大司馬在奏疏中陳述的進兵理由也不能說是錯的,我東路大軍畢竟有十萬之眾,就算朱然從背後襲來,大司馬足以與之抗衡。
縱然不敵,亦能堅守到驃騎將軍和賈使君他們趕來增援,故臣以為前線之事應該相信大司馬的判斷。”華歆拱手回道。
陳群也贊同道:“陛下,太尉所言有理,大司馬身經百戰、智勇雙全,東線形勢他是最清楚的,此番孤軍深入必有他的道理,我等身在後方當信任國家大將。”
見兩位重臣都力挺曹休,曹叡也覺得不應輕易懷疑自家宗室名將的判斷,但一想到蔣濟剛才的話,心中總有一絲不安,故而又朝劉曄問道:“劉卿怎麼看?”
“陛下,大司馬之所以倍道兼程乃是為了兵貴神速,與周魴裡應外合奪取皖城宜快不宜慢,因此大司馬這樣做乃是為了整個戰局著想,臣以為此舉是合乎道理的。”
曹叡聽了連連點頭,正以為劉曄與華歆陳群是一個意思,不料他話鋒一轉,又接著說道:“然而蔣尚書所言也是正論,江陵的吳軍不得不防,孤軍深入最忌被敵軍包圍。
因此陛下可下詔命令驃騎將軍迅速趕到江陵牽制住朱然,並讓中路軍加快速度拉近與東路軍的距離,這樣一來當可成萬全之勢。”
曹叡聞言覺得眼下也只能如此了,遂頷首道:“也罷,就這樣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