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蔣濟升官
見無人回應,曹叡知道眾臣同樣被這個問題給難住了,心裡頓時好受了些,便又問了一遍:“眾卿,大司馬和賈卿家的奏表到底該如何回覆?”
聽到皇帝語氣中有不耐煩之意,群臣之首的鐘繇再也不好置若罔聞,拱手回道:“陛下,老臣以為此次伐吳若非賈逵當機立斷,轉道皖城,接應及時,那我東路大軍必有覆沒之危。
賈刺史不僅沒有過錯,反而當記首功。故而大司馬錶中之意未免有些過於苛責功臣了。”
“嗯。”曹叡微微點了點頭。
鍾繇生怕皇帝以為自己要將責任歸咎於曹休身上,連忙續道:“不過此戰之所以失敗也並非都是大司馬的責任,實在是孫權等一眾逆賊太過卑鄙無恥,這才使大司馬誤中了吳人的奸計,大司馬為國鋤奸的本意也是好的,只是難免有些失察。”
鍾繇這番話先是肯定了賈逵的功勞,然後又為曹休開脫了大半過錯,最後只給曹休定了個失察之罪,處理的真是滴水不漏,不負他老成持重的美名。
曹叡聽了頗合心意,一直繃著的臉也頓時柔和了幾分,頷首道:“太傅所言甚是有理。”
見皇帝肯定了鍾繇的說法,其他人也紛紛表態。華歆奏道:“陛下,此戰大司馬雖有失察之罪,然而大司馬往日也是屢立功勳,有大功於社稷,國家不應因一時之敗就重罰功臣。
故臣以為陛下可對大司馬稍加懲處,如此一來既能示獎懲分明,又能顯皇恩浩蕩,三軍將士必定心服,大司馬也將對陛下感激涕零。”
曹休聽得不住點頭,華歆這番話算是說到他的心坎上去了,他登基不過二載,帝位還不算太穩固,尤其今年連遭兩次大敗,將去年因敗吳平叛而好不容易積聚的威望消去不少。
值此危難之際,他更加需要曹休這些宗室大將的鼎力支持,所以才要儘可能地施恩於曹休。
“陛下,此次伐吳雖然失敗,但我軍的損失其實不算太多,儘管東路軍的軍資器械幾乎損失殆盡,但軍士也才不過折損萬餘人,這點消耗我大魏完全承受的起。
且大司馬在東線對吳人向來是勝多敗少,這回只是小負一場,所以不必過於介懷。”陳群也附和道。
曹叡聞言覺得是這個理,這回的損失可比上半年在西線那邊的失敗小多了,無非是折損了萬把軍士和一批軍資,只要沒有失地,這點損失完全能夠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