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零六章 馳援安定(第2頁)

 出安定郡往北走,很快就能看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牛羊成群、駿馬奔馳,四野茫茫、無邊無沿,彷彿一幅巨大的畫鋪展在這遼闊的天地間。

 這塊草原就是著名的河南地,也就是後世之人熟悉的河套草原。

 河南地,顧名思義是位處黃河以南的土地,黃河在此先沿著賀蘭山向北流去,再由陰山阻擋轉而向東,最後順著呂梁山往南,宛如一個幾字。

 這裡地勢平坦,土質較好,又有黃河灌溉之利,乃是務農興牧的理想之地,故而中原王朝與北方諸部族為爭奪此地曾發生過無數次的大戰。

 秦朝時,始皇帝派蒙恬領兵北上,卻匈奴七百餘里,河南地遂為中原所有。

 然而後來秦末大亂,河南地又被匈奴人重新佔去,匈奴以此為基屢屢興兵南下,對先漢都城長安造成嚴重的威脅。

 幸有孝武皇帝派名將衛青出雲中以西至隴右,大破匈奴人派駐在河南地的樓煩王、白羊王兩部,再度收復河套。

 到了後漢時期,南匈奴部落被天子安置在河南地,使得此地逐漸走向和平安定。

 可是自董卓造逆以來,漢室衰微,中原群雄忙於混戰無效顧及河套,致使鮮卑、羌胡等部族日益坐大,定居在河南地的漢人百姓被迫不斷南遷,以致到了今時今日,北地、五原、朔方等郡在河南地的地盤已幾乎喪失殆盡。

 所以現在的河南地基本就是異族的天下,檀石槐時期此地以落羅、日律、置鞬等西部鮮卑為主,後來檀石槐死後鮮卑衰落,被鮮卑人趕走的南匈奴部落趁機重佔了河套南部的地盤,故而如今的河套草原上異族勢力以鮮卑人和匈奴人為主。

 臨涇縣,地處涇河中上游,人傑地靈,民風淳厚,乃是安定郡的郡治。

 楊清一行經過數日馬不停蹄的趕路,今天終於抵達了臨涇。由於保密的需要,楊清等人沒有進駐城內,而是在臨涇以西二十里的一處關隘裡暫歇。

 安定太守吳懿也沒有大張旗鼓、廣而告之,而是隻帶了幾名親近官吏悄悄地從城裡趕過來拜見楊清。

 “懿見過使君。”

 楊清連忙笑道:“哈哈,子遠將軍不必多禮,快請入座吧。”

 “謝使君。”

 待吳懿落座,楊清又指著柳隱等人一一介紹了一番,眾人相互之間敘完禮後,他隨即問道:“子遠將軍,就請你為我等介紹一下最新的敵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