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一十八章 曹真上鉤(第3頁)
陳倉城下,三萬漢軍正在慢悠悠地準備攻城器械,打算過一會兒就發起今天的進攻。
經過二十餘日的攻打,陳倉城仍是屹立不倒,期間諸葛亮雖也使出多種攻城手段,但都被郭淮憑藉地利一一化解。
既然如此,這幾天諸葛亮索性就放緩了攻擊節奏,讓兵士每日象徵性地發起一次進攻,其餘時間都回到營中休整。
他如此安排,雖然有示敵以弱的目的,但究其根本還是屬於無奈之舉,如今軍中糧草已然不多,若再找不到魏軍的破綻,此次北伐就只有以攻城不下、撤回漢中而告終了。
幸好不久前楊清和魏延相繼傳來捷報,一個大敗曹魏五千騎兵,一個成功攻破姑臧,這樣一來涼州收復就是指日可待之事,此次北伐總算有些收穫,沒有白白耗費糧草軍資。
“報,啟稟丞相,雍州刺史楊使君有使攜書信至。”正在諸葛亮準備出營到陣前觀戰之際,主簿胡濟快步過來稟道。
諸葛亮道:“哦?快把人帶過來。”
待看完楊清的親筆信後,諸葛亮喜道:“好啊,明之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我等還可在此多待些時日,看看不久後會不會出現有利於我軍的戰機。”
“丞相說的極是,楊使君此計可謂相當大膽,但深思之下又覺得確實可行呀。”胡濟也看了書信,點頭道。
諸葛亮笑道:“這是明之的風格,他這個人啊向來是喜歡奇計制敵的。”
“這般弄險只有楊使君這等智勇雙全之人才能為之,有這位青年俊傑在朝,真乃我大漢之福也。”胡濟讚歎道。
諸葛亮道:“嗯,明之確實是我大漢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但爾等也是國家的棟樑,興復大漢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實現的,需要每一個大漢子民共同努力。”
“是,丞相教誨濟當謹記。”胡濟躬身下拜。
諸葛亮又道:“對了,待攻城結束,喚眾將過來議事,明之在北邊打開了局面,我們這邊也要好生想想該如何呼應配合他。”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