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全軍西撤(第3頁)
先是派遣信使分向張合和司馬懿通報漢軍撤走的最新情況,然後命郭淮、顏斐留守長安,他自己則與費曜帶領騎兵三千、步卒兩千尾隨漢軍西去。
當然此時漢軍尚未走遠,他們只是集結兵馬待命,準備等過個半天再出城追去。
而留在城下斷後的楊清見魏軍沒有打開城門出擊的跡象,心中稍安,又捱了一個時辰後就引著部眾向大隊人馬追去。
“丞相,楊使君遣人來報,魏軍並未從城裡殺出來,他已率領騎兵歸隊。”軍列中部,楊儀縱馬上前,對諸葛亮稟道。
諸葛亮奇道:“哦?想不到曹真他們竟還真沉得住氣。也罷,傳令伯約,叫他把人撤了吧。”
“諾。”楊儀應道。
原來諸葛亮不僅僅是讓楊清率領騎兵斷後,而且還讓姜維在一險要之地埋下了伏兵,若魏軍出城追擊,大軍就會反殺回去給予敵人重創。
只是可惜曹真等人極沉得住氣,沒能使諸葛亮如願,不過魏軍沒來糾纏也是好事,漢軍可以放心地大踏步西撤。
卻說渭水南岸的張嶷收到撤軍命令後連夜率領四千漢軍退往安陵,雙方隔河對峙許久,魏軍早有懈怠,竟未有一絲察覺。
張嶷與留守在安陵的偏將胡原順利會合後,兩股漢軍合兵一處自是統歸張嶷指揮。他一聲令下,五千兵馬沒有一刻耽誤,倍道兼程地往武功撤去。
直到第二日天明,渭水北岸的魏軍方才發現對面的漢軍不見了蹤影,閻和得報登時大驚,本欲立即率部過河追殺,又恐漢軍有詐,只好先命斥候過河打探。
到得下午,斥候將軍情打探清楚,閻和得知就連安陵的漢軍也一併撤走後這才放下心來,領著數千魏軍終於渡過了這條阻攔他們多日的涇水。
望著涇水感慨一陣後,閻和率軍趕到了安陵,好不容易回到了己方城池,可這時的他卻犯起難來,是該追擊張嶷大軍,還是該返回長安。
思索良久,閻和終於下定決心,還是先率軍回到長安與曹真會合再說,漢軍退走的緣由尚不得知,不能輕易去追,遂在休整半日後領軍向長安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