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相
“就這,這也太草率了吧!”楊清見那位李縣尉不到半個時辰就做了上吊自盡的判斷,不由嘆了嘆氣。
他知道古代官員對待案件很少有通過邏輯推理找出證據來查明案件真相的,口供為王是封建社會的官員們斷案的第一原則,而且取證手段一般不是通過現場蒐證而是採用粗暴的刑訊逼供,找出明面上的人證、物證就可以判決了。再加上唐宋以前的驗傷驗屍等法醫手段還比較粗淺,故而此時三國的刑偵水平還是比較落後的。
另外,這位李縣尉也不是什麼二十年的老刑名,他能作出自盡的判斷也就可以理解了。
楊清其實來到陳三家不久就已經知道陳三妻子不是上吊死的,而是被人殺害的。但是他一不是本村人氏,二又無官職在身,可謂是人微言輕,在抱團護短觀念濃厚的宗法制社會還是不要貿然造次為好。所以他還是選擇老老實實等待官府來處理,萬一來人是狄國老、包龍圖、宋提刑一般的人物,自己也就不用突兀地出頭了。
畢竟刷名望也是要講究時機的!
可是眼見得李縣尉秀出了古代平均水平的斷案操作,作為美貌與智慧並重、英雄與俠義的化身的楊清再也忍不住,終究還是道出了真相。
啊,不會吧,陳三妻子明明是上吊自盡的,怎麼會是被人殺死的呢,眾人驚呼道。
這小子是誰啊,怎麼沒見過,本村之事也敢在此大放厥詞。已有眼尖的村民看見這是隨劉老丈一起來的小子,開始向劉老丈打聽起楊清的底細來。
劉老丈也未料到楊清出此驚人之語,轉過頭探問道:“楊郎君,這可不敢胡說啊。”
“老丈放心,某曉得分寸。”
楊清左手持在腰前,右手背在身後,面帶微笑,分開眾人,來到院中,向站立在正屋門口的李縣尉拱手行禮:“楊清見過縣尉。”
楊清的打斷讓李縣尉滿臉黑線,這山野村夫是從哪兒冒出來的,他知不知道他的話是在打本官的臉。什麼叫不是自盡而亡的,他懂刑獄嗎,就在這大言不慚。
不過見楊清雖然一身布衣,但氣質卓然,更兼他溫文爾雅、舉止有禮,為了在人前保持風度,李縣尉還是面帶微笑地問道:“哦,不知這位楊郎君何出此言呢,要知道自殺和他殺的性質可完全不同,一旦判斷失誤就不是隨便打個哈哈就能過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