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十五章 名士(第2頁)

 秦宓不待楊清回話,急道:“明之,適才宴會上你說那個詞是尊師所創,不知令師的名諱是哪幾個字,說不定老夫也識得。”

 要知道秦宓是益州知名的文學之士,交友廣闊、博聞強識,蜀中的名士他大都認得。在他看來,楊清是益州本地人,又從學其師於江州,因此其師說不定是巴郡那邊的聞名人物。

 這個問題倒也難不住楊清,他在謅出這麼一個師傅之時,對他人可能的發問早已打好了腹稿。

 “先生恕罪,家師為人一貫淡泊名利,曾有言,我等門下弟子未得他老人家的允許不得在外說出他的名諱。”楊清抱拳謝道。

 “那令師現在何地?江州?可否為老夫引見?”

 楊清見秦宓一連三問,心想此公大概被自己今日所道出的詞所震驚,一心想要與自己虛構的師傅探討交流,的確是位真真切切的學者,可是該搪塞的話也不能不說。

 “抱歉,秦先生,在清出門之前,家師已出山遠遊去了。”

 “那不知尊師去往何地,何時返回?”秦宓又問道。

 “這個小子也不知曉。”楊清道:“或泛舟於江湖之上,或遊歷于山林之間,或訪真儒、或見仙道,行蹤不定,來往不知。”

 “這倒是可惜,不能與這等高人相識啊。”秦宓嘆道,他料想此子之師能夠創出詞這種精妙的文體,可見其人學識不可估量,卻不能與其相見。

 不過秦宓轉念又想,這師傅見不著,徒弟不是還在嗎?此子之學縱然不能全得其師所能,但至少五成應該還是有的。

 要知道劉備即位以後,便著手準備東征東吳,而朝中不少大臣卻極力反對這個決定,秦宓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此時伐吳有違天時來勸說劉備,可那時的劉備一則出於戰略考慮、二則出於憤怒,因此是不會輕易改變東征決策的。當時秦宓的言辭又有些過激,最終他就被處於盛怒之中的劉備免官投入了獄中,前不久才被朝廷放了出來。

 故而此時的秦宓無官無職,悠閒之極,他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精研學術,最喜歡的就是與名士大儒切磋文學,可是成都廣漢這些地方的學者的底細他早已熟知,已無新意。想不到今日他赴個後輩的壽宴竟然知曉了另一種文學形式,這著實令他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與掌握此種文體之人來個徹夜長談。

 不過他也知道今晚已然是不合適,因此誠心對楊清說道:“還好明之在此,老夫亦能有機會得知那詞的精妙,若明之不棄,請閒暇時來老夫府上給我講講詞之真意,我必當掃榻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