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眉目(二)(第3頁)
楊清倚坐在草蓆上端起了案桌上茶碗喝了口水,繼續觀察著屋內,看來這朱八家條件倒還可以,傢俱什麼的雖是普通倒也齊全,尤其還有著這麼多的鐵器。雖說西漢時鐵器就已經普及開來且冶鐵技術開始飛速發展,不過尋常人家能有這麼鐵器也是不多的,故而人們對鐵器是十分珍惜的。
想來朱八家也是如此,不過立在牆角的鐵器中為何只有鋤頭打理的乾乾淨淨,旁邊的鐵具上泥土卻有不少,難道是鋤頭在城中用的少?
楊清心中暗自奇道,不過他也未過多理會,黃縣佐進來說道李瑜差人來報他已查明瞭吳二昨夜確是回到家中歇息再無外出,直到今日上午才由家中前往王家當值,沿途都有路人、鄰人和家人作證,料想其無時間前往那個發現疑似兇器的石頭的巷子。黃縣佐又道暫時還未查到昨夜有人見到朱八回家,如今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是否先收隊去與李瑜匯合。
楊清聞言見再留在這裡也無多大意義,便點了點頭,又將何氏叫了出來,對她叮囑了一番,讓她若想到了什麼定要及時向官府彙報。
楊清一行人來到約定的匯合地點,發現李瑜一行人已經在街邊的酒肆中等著了。楊清一坐下後,二人就將各自調查的情況相互通報了一番,黃縣佐也在一旁做了相應的補充。
“原來是這樣。”李瑜聽罷楊黃二人的述說,對朱八昨晚的行蹤尚有疑點也表示贊同:“看來當前的關鍵還是要弄清楚那幾處地點各自往來要花多長的時間。”
“沒錯,清已請黃縣佐派人去嘗試了,相信晚些時候就能知道結果。”
“對了,子玉兄,那吳二確實是沒有嫌疑了嗎?”楊清不放心地又多問了一句。
李瑜摸了摸頜下的鬍鬚,肯定地答道:“的確如此,吳二從離開王通的地方到他家需要花兩刻之久,而鄰人確也正好在子時兩刻看見吳二回到他家,二人相互之間還打了招呼。”他頓了頓,喝了口茶又接著說道:“其家人也證實了吳二回家之後整個夜晚並沒有外出,當然不排除其家人有說謊的嫌疑。不過說來也巧,吳二家要離開街道必要經過一個岔口,那岔口處正好有幾個乞丐在那裡居住。也合該這吳二命好,昨夜有一乞丐發了病,吳二回家路過時發了善心順手給了幾個藥錢,其餘乞丐因此對他很有印象,他們昨晚又是在一旁輪流伺候,因此能證實吳二回家後再也沒有出來過。”
聽完李瑜更詳細的解釋,楊清贊同道:“原來如此,看來這吳二確實是沒有作案機會了。”
三人又閒聊了一會兒,李瑜見天色已晚,說道:“明之,今日已晚,我等就先這樣吧,明日愚兄再請賢弟過來相助。”
“既如此,那清就先告辭了。”
三人起身相互行禮拜別後,李瑜領著一眾公人往成都縣寺行去,楊清抬頭望了望明月,深吸了幾口氣,只覺得身體輕鬆了許多。短短兩日竟然如此多事,不由讓自己感到有些疲憊,現在還是早些回家好生休整一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