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二十六章 名揚(第2頁)

 在外人看來,這位子敕先生出獄後就寄情于山水、酒宴之間,日子過得逍遙滋潤,可是誰能知曉他的心志並不如外表看上去的那般豁達,興復漢室也正是他所追求的,只是先帝賓天后在他看來漢室三興的希望是渺小的。

 而此刻,秦宓望著楊清那明亮、深邃、堅定的眼睛,不由為之感染振奮,他想著是不是應該答應丞相的邀請重新出仕為朝廷效力,畢竟也應該像眼前的這位青年人一般對漢室充滿著信心。只不過此次自己出山之前,定要向丞相他舉薦這位楊郎君,如此大才定會讓丞相歡喜不已的。

 秦宓心中有了決斷,平靜地道:“老夫明白了。”

 你明白何事就明白了?楊清覺得自己說了一大堆慷慨激烈的話,這老先生就回了一句,實在是搞不清楚他的用意。罷了,還是順其自然吧。

 “何處望長安?滿眼風光畫棟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光武萬兜鍪,坐斷河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簡樸而又典雅的臥內傳來一陣清脆的誦讀聲,將這首近日聲名大振的詞作讀的是鏗將有力,坐在對面的婦人放下手中的機巧物件笑著對俯身在書案上寫字的諸葛果說道:“果兒,這幾日你將這首詞讀了又讀、寫了又寫,就真的如此喜愛?”

 諸葛果停筆答道:“這首詞寫得本就是極好的,阿母不也是十分喜歡嗎,昨日還曾念給大人聽。”

 “不僅是我喜歡,昨日你大人聽過之後也是大為欣賞,我念完後,他還沉吟了許久。”黃月英回想著昨日諸葛亮的神情幽幽地道。

 諸葛果道:“如今城中士子都在傳誦這些詞作,連帶著楊清連破兩樁命案之事也被眾人所知,也不知那楊清到底是什麼高人教授出來的子弟,既能破得了命案,又在文學上有如此高的造詣。”

 黃月英搖了搖頭,道:“據說其師不准他向外道出師承,故子敕先生他們也不知曉。此子清和有才,機智達變,雅好文學,可謂一時之才,聽阿郎說,子敕先生已向他舉薦楊清了。”

 諸葛果如今對楊清之才更加看重,此刻聽得文重益州的秦宓向自家大人舉薦他,好奇道:“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黃月英自然知道自家女兒的心思,其實她心中也是一般,只願朝中人才濟濟能為自家夫君分憂,如今發現個青年才俊,她也是高興,笑著道:“我本已對這位楊郎君之才評價不低了,誰料到那秦子敕對這位楊郎君的推崇更是上了一個大臺階,直言此子天文地理、文政兵農是樣樣精通,說他有將帥之才、卿相之器,非等閒所比,也不知是言過其實還是確是如此?子敕先生還建議阿郎可招那楊清至丞相府親自考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