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遊衛
丞相府,諸葛亮公房。
馬謖正站在房中向端坐於主位上的諸葛亮振振有詞說著什麼,諸葛亮下首還坐著二人,一人乃一清瘦矍鑠的老者,另一人乃一面容堅毅的中年人,三人聽得馬謖所言之事皆是不住點頭、微笑不語。
“善,幼常所言甚合吾意。”諸葛亮見馬謖言畢,一邊伸手示意他坐下,一邊點頭對他褒獎道。
他又轉向對那老者詢問道:“王公以為如何?”
那老者拱手答道常所言端是老成謀國之言,此次孫權遣張溫回訪正是重新修好於東吳之時。連以為對張溫的接待可以顯得更加隆重些,接下來的宴請丞相可多出席幾次以顯朝廷的誠意。”
“王長史,這有些過了吧?”坐於老者下首的中年人道:“以丞相之尊豈能幾次三番陪同張溫,這未免有損丞相和朝廷的身份。”
“無妨,伯苗,為了興復漢室,吾又會計較什麼身份呢。”諸葛亮笑道。
原來這老者正是丞相府長史王連,長史作為丞相的最主要的助手可以說是相府的大總管,地位僅在丞相之下。如今王連不僅是丞相長史,還被拜為屯騎校尉,封平陽亭侯,可謂是位高權重。再加上其人能固節不移、敢於直諫,因此諸葛亮也一直很敬重這位老臣。
而那出聲反對的中年人正是出使東吳歸來的尚書鄧芝,此次使吳他立下殊勳,倍受諸葛亮器重,隱然成為朝中崛起的新星。更兼他使吳帶張溫歸來,憑藉此身份,所以他也是反過來接待張溫的主要人物,今日他入丞相府正是向諸葛亮詢問應對張溫的章程。
如今與東吳重修盟好乃是朝中的頭等大事,雖然鄧芝已與孫權達成初步意願,但是孫權之所以派張溫前來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探察蜀漢的誠意。畢竟孫權也知道這幾年東吳背盟背的有些大了,又是奪取荊州,又是擒殺關羽的,又是向曹魏稱臣,又是在夷陵大敗劉備的,恐怕蜀人恨不得對自己食肉寢皮。因此不能單憑鄧芝所言就痛痛快快地與蜀重新結盟,還是得派人瞭解清楚諸葛亮和蜀中權貴的想法為好。
故而就算是諸葛亮在接待張溫之事上也不能等閒視之,請了長史王連、參軍馬謖一起前來協商。
馬謖也確實是個參謀大才,待諸葛亮相問時,他精闢地分析出了孫權派張溫來的用意,提出了接待張溫的三個策略,所謂以誠待人、以情動人、以利誘人。
這三個策略一提出來頓時就贏得房中三人的讚賞,鄧芝尤其深表贊同。在回來的路上,他已與張溫建立良好的關係,並已深知張溫此人的性子,其人自有一番書生氣,因此對這個人以誠意和情誼相待必能贏得此人對蜀中的親近和好感,再佐以財帛利之,更能收取事半功倍之效。
鄧芝不禁暗自想道,馬參軍所言可謂是對症下藥,不愧是丞相看重的人才。只是沒想到,為了收服張溫之心,丞相他竟然會不惜屈尊降貴,丞相為了興復漢室可真是奉獻了一切啊,自己身為接待張溫的主要人員定要好生完成此項差事,以不負丞相之望。
諸葛亮見三人再無意見,隨即表示接待張溫的章程就按照馬謖之策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