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偶遇(第3頁)
聽得楊清此論,黃月英和諸葛果不禁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想道此人倒是與自家夫君、自家大人談論的平南之策幾乎一致,果真眼界長遠、謀略過人。
黃月英道:“君倒是與丞相想到一處去了。”
楊清心中偷偷笑了笑,那是當然,這就是你家夫君後來平定南中所採用的策略,能不一樣?
諸葛亮歷史上平定南中從結果來說可以稱得上成功,雖然他撤軍回成都之後南中還是偶爾有叛亂,但後面叛亂的規模和造成的後果跟這次相比卻是遠遠不如。當然楊清從後世看來,諸葛亮在平叛戰爭之後採取的治理策略不能說盡善盡美,但是囿於時代和生產水平的侷限,諸葛亮已經做得很好了,倒也不必苛求與他。不過楊清既然來到蜀漢,此次定要幫助諸葛亮更好地治理南中,充分挖掘南中的資源,實現南中和蜀中經濟互通共補,更加發揮出國以富饒、以補軍用的作用。
楊清收回這些思緒繼續和黃月英、諸葛果交談著,三人俱是才識過人之輩,交談起來倒也有來有往。尤其待後來說到強軍之道上,楊清提出欲強兵、必強器的主張更是贏得黃月英的贊同。諸葛亮夫婦本就擅長製作機物巧件,諸葛亮長於製作巧件是他天資聰穎,又兼認為這些物件有助於國事和兵事,因此十分支持。而諸葛夫人不僅在這上面天分極高,而且她還發自內心喜愛製作這些機巧物件,所以待楊清說到那些後世的製作思路時,她大受啟發,高興非常,談興更濃。
黃月英本不打算在楊清家吃飯,可是三人不知不覺已聊了兩個時辰,楊清見到了飯時,熱情地邀請他們在家用餐。他是一個人住哪備有這麼多人的吃食,本欲讓他們在家等待片刻,自己出去將吃食買回來。黃月英見狀哪會在意這些,最後還是黃興出去將飯食買回,惹得楊清一陣慚愧,連道失禮恕罪,並直言日後定要再找機會宴請二人。
吃完飯,黃月英還是問了問楊清所奉之茶為何與眾不同,楊清一陣解釋後,她也深表贊同,直言回去之後也要在家中效仿楊清的製茶、泡茶之法,讓諸葛亮品嚐品嚐。
“那就一言為定,我們可就等著楊郎君的筵席了。”
院門外,楊清躬身行禮送別黃月英母女。馬車啟動後,他弗一起身,車上就傳來諸葛果的玩笑話。
“諸葛娘子放心,清絕不食言。”楊清笑著回道,他本以為諸葛果是個清冷的性子,沒想到這位小娘子臨走時竟還露出了俏皮的一面,倒是有趣。
楊清搖頭笑了笑,回到家中才小憩一會,就聽得一陣敲門聲,打開院門一看原來是木蘭,問過之後才知道是夏侯月相邀。他抬頭向天空看了看,見此時天色尚早,也不推辭跟著木蘭往旁邊主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