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十四章 上士(第3頁)

 王連臉上露出的苦笑被諸葛亮看到,他自然明白王連的顧慮,道:“至於出身,昔日追隨先帝的忠貞之士有很多也是出身寒微,亮家道中落也不過是南陽一村夫,就連先帝也是起自微末之間。只要是德才兼備之人,我大漢絕不會拘泥於出身,任人唯賢實乃先帝創業以來始終遵循的用人之道。楊明之才智卓絕,假以時日必可擔起重任、為國分憂,豈可因門第出身而薄之。”王連見諸葛亮如此說道,也不再多言,畢竟相府中的官吏歸根到底都是丞相的屬吏,諸葛亮自可一言而定。

 王連見人事已定,忽的想起一事,道:“丞相,說到人事任免,我還是覺得自己如今年老體衰,丞相府的事已經耗去了我大部分精力,鹽府那邊實在顧不上了,先前的提議不知丞相鈞意如何?”

 劉備安定益州後,在諸葛亮、劉巴的建議下設置了司鹽校尉一職掌管鹽鐵生產,王連乃首任司鹽校尉並任職到現在,後來他遷為蜀郡太守、興業將軍後依然領鹽府如故。今年領丞相長史後,司鹽校尉一職仍然兼在他身上。王連任職期間,官府大獲鹽鐵之利,國家用度也多從其中受益。不過他任丞相長史後,已然是位高權重,再加上確實精力顧不上鹽府那邊,因此多次向諸葛亮請求卸去司鹽校尉一職,只是諸葛亮一直未同意。

 今日他見又談到官員任免,索性就再次提了出來。諸葛亮也明白王連的難處,只是司鹽校尉一職頗為重要,鹽鐵兩項更是事關國用,故而不得不慎重。至於王連推薦的接任人選鹽府屬官典曹都尉岑述,他這兩個月也在詳細考察,目前看來這個岑述倒也算個幹吏,這些時日代替王連掌管鹽府倒也令他滿意。

 諸葛亮想到此,心中一動,笑道:“也罷,這兩個月岑述掌管鹽府倒也有條不紊,過幾日文儀公就將司鹽校尉一職交給他吧。”王連見諸葛亮終於同意,趕緊拜謝,兩人又聊了些國事,王連見夜已深就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