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十章 張溫(第3頁)
“原來是楊主簿,久仰久仰。”張溫提起酒樽向楊清示意了一下。久仰並非他的恭維之語,來到成都這些日子他也聽說過楊清在文學上的才名,知道近期成都來了位青年才俊,不僅學問淵博,而且還帶來了一種喚作詞的新文體,在益州士林中很是引起了一陣轟動。作為東吳學士,張溫自然也詳細地瞭解過詞的內涵,並曾試著作了幾首,亦覺得這類文體日後恐怕會與詩歌並駕齊驅,因此他對楊清之名印象還是比較深的。只是不曾想此人已被諸葛亮徵辟為主簿,看來這位年輕人不僅學問精深,而且在軍政上也有不低的造詣,此子以後在西蜀朝堂上的前途不小啊。
楊清趕忙也舉杯還禮:“先生乃東吳高士,清也是久聞大名,只是一直無緣拜會。今日相見,可是幸甚至哉啊。”張溫看面容年紀只在三十上下,並非楊清印象中的四五十歲的老年文士形象,其人乃是江東頂級士族張家子弟,當然他能作為孫權使者來蜀不單是靠的出身,其人的才名在江東也是頗為響亮。
楊清知道張溫經此次使蜀就對諸葛亮治下的美政佩服不已,算是東吳的親蜀派,而張溫也預料楊清恐怕日後會成為蜀漢朝堂上的新星,因此兩人皆有心深交,不過此刻初次見面,二人自然不好多言,相互客套了幾句就各自轉向了他人。
諸葛亮與張溫早已單就兩家修好談論了多次,張溫在表章中所提到的函書他也早已看過,二人該說的已經道盡。諸葛亮見張溫明日要走又囑託了一番:“當今天子深慕吳王,欲捐舊怨,再結盟好,共討曹賊,此間道理望惠恕返吳善言回稟吳王。”張溫早已被諸葛亮所折服,又極其贊同吳蜀聯盟,因此是欣然領諾。眾人見狀,更是勸酒不斷,言笑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