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觀兵(第2頁)
楊清見趙雲樸素的幾番話就調起了軍中的士氣,不禁敬佩不已,這些老將真是軍中的財富,若少了他們,恐怕漢軍的戰力可就堪憂哦。
“眾位兄弟,下面請楊主簿訓話。”關興見趙雲講完,又邀著楊清說幾句。
楊清曾歷經戰陣生死,自是不懼這種場合,只是關興說了他是諸葛丞相派來看望大家的,如此一來他必須要斟酌好語句,不能墮了丞相的威名。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復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雲臺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楊清高聲道:“將士們,這四句詩淺顯易懂,大家都能明白,某想說的是建功封侯清一介儒生尚且期許,諸位好漢子難道無意否?如今大漢雖偏居一隅,然他日必定要效光武皇帝故事興軍掃逆、中興漢室,故此間正是爾等建功立業、封侯賜爵之時。日後南征北伐少不得爾等這支英武之師、紀律之師、正義之師的效力,因此天子和丞相都對爾等寄予厚望,某在此也不再多說,望諸位為自家前程、為國家興旺而繼續努力。”
楊清的話雖是套話,然兩漢三國之際,民風彪悍、尚武勇敢,故自大漢建立以來世人頗為熱衷軍功,民間百姓是習武從軍成風。且光武中興以前全國大部分的成年男子都會接受一定年月的軍事訓練。雖說光武中興後朝廷省罷天下郡兵,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裁撤郡兵和免去百姓服兵役,只是有所削減罷了。
如今大漢天下三分,季漢兵役制度有向先漢恢復的趨勢,而對於這個時代的底層百姓來說,和平日子固然是全天下百姓所期望的,然通過戰場廝殺博出一個階層上升的前程卻不失為一條好道路,故在場軍士其實也希望他日能有所建功立業,從而對楊清一番話還是能夠接受的。
適才有趙雲樸素而現實的獎勵,此時又聽得楊清遠大而美好的鼓勁,眾士卒的情緒更是被調動得嗷嗷直叫、歡聲震天。關興見目的已達到,就讓當值司馬繼續訓練,他們三人徑往營帳中敘話。
三人坐定,關興當先出聲問道:“不知楊主簿以為我虎步營如何?”
“軍威嚴整、操練有方,假以時日大有成為強軍的機會。”
“哦?以主簿之意,眼下虎步營尚不能稱為強軍?”
關羽曾是蜀漢第一名將,有大功於先帝,最後還因東吳叛盟而死,朝廷雖說對其敬重有加,但朝中並不是沒有指責關羽擅自興兵北伐、逼反糜芳、士仁致使荊州陷落的聲音,所以關家在蜀中受到的非議也不少。
故而關興身上揹負著莫大的壓力,如今他是關氏一門的頂門柱,自父兄喪後,他就發誓定要在沙場上建立功勳、重振關家的聲威。而且他還深受諸葛丞相的器重,在弱冠之年就官至高位,因此他在公事中就更加倍勤勉,以求報答諸葛亮的賞識之恩。
自從任中監軍負責統率虎步營後,關興就長時間住在軍營中整飭軍伍、操練士卒,自認為如今的虎步營怎麼也算得上是蜀中一等一的強軍。故而此刻聽出了楊清的話外之意,他有些不服氣地反問道。
楊清見關興似乎不滿意自己的答案,有些不解,不過還是解釋道:“正是,虎步營在君侯的操練下已然取得成效,然而卻沒有經歷過實戰,要知道只有在血與火的淬鍊下方能練出真正的強軍啊,故某以為虎步營離強軍尚有差距。”
“善。”趙雲擊掌道:“明之一語中的。安國,這確是事實。”
關興聞言不由釋然,原來是這個緣由,並非說自己操練無方,看來自己有些反應過激了,真是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