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謀定
開春才被調入丞相府任參軍的廖化今年四十出頭,此刻見馬謖說道可能無人會主動前去越嶲郡上任,突然想起數年前之事,遂提議道。
“某看幼常你就再合適不過嘛,建安二十三年就是因為夷王高定掀起叛亂攻打越嶲郡的新道縣導致路途斷絕,才使得你這個剛被任命的越嶲太守未能前去赴任。如今又是這個高定在越嶲郡叛亂,某看幼常你正好趁此機會前去滅滅此賊的囂張氣焰。”
馬謖苦笑道:“廖公,朝廷今年之內沒有南下出兵的打算,如今國家在越嶲郡城不過一座、兵不過一千,某這時再去能有何作為?當前朝中政局雖說被穩定下來,但是開年以來諸事繁多,府中官吏本就是勉力維持,謖以為府中長吏此時都不能外放為官。”
諸葛亮也覺此時放馬謖這個參軍出去有些不合適,今年他準備大量招募新兵、編練隊伍,此時正是需要馬謖這般通曉兵法之人參贊軍務、整軍講武,故而這才又增加廖化這位經驗豐富、能文能武的參軍。後面他準備還要增加參軍人員,所以此時人數尚嫌不足,他又怎會捨得再外放出去呢。
諸葛亮心裡否決了廖化的建議,還是對蔣琬這個主管二千石長吏及軍吏遷除的東曹掾問道:“公琰身為東曹掾,汝有無合適人選出任越嶲太守?”
蔣琬道:“丞相,人選倒是有幾位,但我意還是先詢問他們的想法之後再做甄選,如此才能人盡其才。”
諸葛亮聞言甚覺有理,讚道:“還是公琰謹慎細緻,新任越嶲太守人選就由君擬定好之後再做商議吧。”
“丞相,還有一事。”蔣琬又道:“龔德緒沒於王事,他的身後之事該如何處置?”
“就依朝廷成例優加撫卹、厚賞家人,由君匯同文儀公、君嗣公擬定個章程出來吧。”
諸葛亮想起龔祿遇害心中也是一酸,此人今年才三十歲,在國家危難之際敢於涉險荒域,可見其為人志壯氣剛、勇於任事,假以時日必是國家棟梁之才,如今身死,真是可惜。
回到自家吏舍,楊清坐下來猛灌了一口涼茶,適才的商議他未發表任何意見,只因他還在想龔祿遇害、夷人攻城之事。在他的記憶中,建興二年南中的叛軍並沒有襲殺太守級高官的大動作啊,如今怎會發生這麼嚴重的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