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上任(第2頁)
犍為郡乃是孝武皇帝於建元六年所置,當時統縣十二,戶口十萬,劉璋時從此郡分出江陽郡,故而此時有大小九個縣,戶口數萬。
此郡初立時,西南夷眾多,後來大量漢民不斷從北方流入,給犍為郡帶來了先進的文化。
到了後漢中期此地漢化已基本完成,郡內雖仍有不少夷人,但時人不再將犍為郡看作是西南夷聚居的郡縣,甚至已將此郡與蜀郡、廣漢郡並稱三蜀。
犍為郡距離洛陽有三千二百七十里,距成都有百五十里,起先郡治在鄨縣,後來又遷移到南廣縣,如今治所更加南移至僰道縣。
僰道距離犍為郡北部邊境大概有八百多里,故而楊清他們要行走約千里的路程方能趕到僰道,幸好沿途都是水路,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和勞累。
順著外水南下,楊清一行人數日就到達了僰道,太守王士早已得到了消息,親率大小文武屬吏出城到江邊碼頭迎接。
“清見過王府君,小子乃是晚輩,怎敢勞公親自出迎?”楊清向王士拜道。
越嶲背靠犍為,兩郡守望相助,更何況如今越嶲只剩安上一縣,更是離不開犍為郡的援助,因此楊清對王士是禮敬有加。
“楊府君年青有為,乃是我蜀中少有的俊傑,士早有心結交,只是成都僰道兩地相隔,一直無緣得見。今幸你我二人在此相遇,士怎能不來此迎候呢?”王士也抱拳還禮道。
他今年四十歲左右,廣漢郪縣人,乃是廣漢大姓王家的嫡系子弟,先帝入蜀後初舉孝廉,從符節長做起歷任牙門將、宕渠太守,在蜀中甚有名望。
王士對楊清也禮遇頗重,他之所以出城相迎,除了此乃官職相等的同僚過境應有的禮數外,尚有對楊清有著上佳印象的原因。
王士不僅聽過楊清的才名,而且還對他敢於離開成都中樞前去越嶲郡赴任的氣魄甚為佩服。
要知道他身為鄰近越嶲郡的犍為太守,最是知道南中局勢的複雜難辦。而叛亂的南中三郡中就以高定此獠最為狂妄囂張,雍闓、朱褒二賊畢竟是漢人豪強,尚有一定的顧忌,高定身為夷王就無法無天的多了。
因此王士對楊清到任後行事的方略特別好奇,去驛館的路上不住地向他發問。
楊清以後還得仰仗王士援助幫忙,倒也願意和他溝通一番,以便日後相互之間能有個照應。不過他暗暗想到,照越嶲郡目前的形式,恐怕是自己單方面地求助這位王義強王府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