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九十三章 選兵(第2頁)

 鑑於此,孫權也不得不開始考慮東吳日後的長治久安,要想國祚永傳,重用依靠江東大姓是不得不考慮之事了。

 張溫此人就是江東本地士人的代表,孫權希望借重用他這個典型進一步籠絡江東士人,以收服本地大姓之心。

 當然孫權此次讓張溫外出豫章領兵還有一個考慮,就是打發他外出一段時間,免得此人在武昌說些動搖人心的話。

 孫權覺得很奇怪,也不知怎麼了,張溫去了趟蜀中回來之後,就經常在眾人面前稱頌諸葛亮治國有方,說些西蜀朝政清明、君明臣賢、可謂美政一類的話。

 是,你作為傳達兩國善意的使者,說些對方的好話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老是稱頌讚揚他們吧,能不能注意點影響。

 孫權聽多了這些話語,心裡有些不得勁,諸葛亮的才德他向來是推崇備至的。

 谷早在建安十三年,他第一次見到諸葛亮時就被他的奇才雅望所折服,還曾派諸葛瑾前去說服其弟轉投自己,雖說最後沒有成功,但他始終對只比他大一歲的諸葛亮有些執念,多少次曾夢想要是諸葛亮能夠輔佐自己該有多好啊。

 現在諸葛亮在蜀中那邊治理國家搞的是風生水起,孫權心中說不讚賞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像張溫這般常常在眾人面前稱頌吧,這會讓人覺得東吳不如西蜀的,這置自己於何地?

 所以孫權覺得將張溫打發出去可謂是一舉兩得,一來可以磨練下他領兵作戰的能力,二來就是防止他再在都城中說些動搖人心的話。

 孫權見自己的目的已達到,心中暗喜,笑著讓群臣繼續議事。

 “殺、殺、殺”

 校場中,一曲刀盾兵正在操練著軍中制式刀法。這五百刀盾手大部分都是老卒,雖補有一些新兵,但經過二十來天的訓練,新兵們也已對軍中生活熟絡起來,與老卒們一同操練也是像模像樣,讓外人看來,倒也難以分出哪些是新兵、哪些事老兵。

 “嗯,還是老卒的刀法精湛些,看來那三百口環首刀估計不是落入雷雄手中就是落入你的人手裡。”楊清站在校場邊上,笑著對身旁的董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