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策(二)(第2頁)
“是。”
楊清又道:“王功曹、魯縣令。”
王翼魯深齊聲應道:“下官在。”
“戰事即將來臨,秋收已經不能在等了,請兩位下去之後立刻調配人手搶收稻米,秋收之事吾全權交予汝二人處置。”楊清鄭重地說道。
雖然人手農具尚未完全組織到位,但是已經沒有時間在等下去了,現在能收穫一點是一點。
王翼和魯深作為郡縣長吏,自是明白楊清之意,當即堅定地應了下來。
“對了,還有一事,齊休撤回了安上,跟隨他一起撤離的還有數百新道百姓。魯縣令,還請你協助齊縣令安置好這批百姓。”楊清想起齊休公文中的請求,又吩咐了一句。
谷肓span齊休曾任安上縣丞長期以來作為魯深的副手,兩人之間雖然說不上相交莫逆,但是自共事以來,二人能以大局為重,配合默契。
尤其在高定叛亂以後,二人相互鼓勵,支撐危局,可以說情誼深重。
所以當楊清下令後,魯深是欣然領之,其實不用楊清多加吩咐,他也會多多給予齊休支持的。
“好了,諸君按照議定方略下去佈置吧。”楊清見大的方略業已定了下來,隨即讓眾人散了。
眾人散去不久,楊清又命周興將王翼楊戲魯深張嶷四位安上城中官職最高的文武官吏請到了自己公房。
適才在眾人面前定下的只是大的方略,讓全體官吏做到心中有數就行。
而更細節的應對之法當然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公之於眾,畢竟人多眼雜,難保剛才堂內諸人中就有叛軍的眼線,霍堅這個奸細雖被揪出,但這不代表官府中就沒有其他臥底。
所以核心的機密自然只有核心的人物知曉,楊清本身就非常擅長在細作方面做文章,他當然不會在自己身上犯下錯誤,萬事謹慎小心是他一貫的做事守則。
見四人坐定,楊清直言道:“人到齊了,那我等該說說具體的細節了。”
“吾以為高定雖有萬人,但是隻要古犁部的援軍一到,守住安上還是沒有問題的。”楊清首先給此次迎戰夷兵進犯的結果定下了基調。
其他人均知如今的安上不可與去年同日而語,郡兵不僅兵力大增,而且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經過上次大勝,在士氣上也並非去年被趕到安上時那般毫無鬥志,相反還戰意旺盛,甚至還頗有些聞戰即喜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