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渡瀘(一)(第2頁)
楊清謙笑道:“這都是丞相早就發掘出的人才,清不過是正逢其時罷了。”
“張嶷還在定莋?”
“是的,丞相若想見他,他日大軍向益州進發路過定莋時可順便召見。”楊清心中高興,看來伯歧算是真正入了丞相的眼了。
二人又談了一會兒評判方略,說到馬謖獻攻心計時,諸葛亮問道:“明之以為幼常此計如何?”
楊清聞言愣了一愣,心想馬謖到底還是如前世般獻出了攻心計,這個方略前世也證明效果不錯,諸葛亮平定南中北返後雖仍時有叛亂,但這些叛亂的規模再也沒有雍闓他們如此聲勢浩大了,南中基本上算是安定下來,為朝廷北伐提供了大量的兵員、金銀、牛馬等軍資。
楊清對此當然是贊同的,遂道:“幼常兄此計切合南中局勢,清意亦是如此。左右南中的力量主要有三股,一是漢人大姓,二是各族部落,三自然是平民百姓了。”
“故清以為若能收取這三者之心,則南中必安矣。不過其中也有差別,若丞相之意只是粗安南中,則只專注大姓豪帥即可,若想使南中長治久安,則非使漢夷百姓得到實惠不可。
當然這三者之勢密不可分,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且我大漢的主要目光仍是在北,王化南中仍需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之功,望丞相察之。”
諸葛亮沉吟半晌後笑道:“善。有明之輔佐,我大軍平叛、收服南人之心無憂矣!”
他之所以詢問楊清對馬謖之計的看法,就是想聽聽楊清這個在南中待有一年的朝廷高官的看法。馬
謖之言雖然大為有理,只是過於籠統,有了楊清說明具體情況,諸葛亮對後面的方略心中就更有底了。
“丞相,時候不早了,身體要緊,還是早些歇息吧。”楊清見諸葛亮拉著自己談興越濃,趕緊勸道。
諸葛亮往左右看了看,見四周一片安靜,只有不遠處的衛士提著燈籠來回巡視,笑道:“也罷,今天就到這兒吧。”
抵達越嶲後,諸葛亮並不著急進軍益州郡,南中氣候不同蜀地,瘴癘叢生,雖早已備下藥物驅趕蚊蟲,且在楊清的提醒下嚴禁軍士飲用不潔生水,但大軍仍需時間熟悉氣候。
況且越嶲和益州兩郡交界的瀘水在三四月間瘴氣多發,經過必死,只有五月以後渡河才無危險,所以諸葛亮決定在越嶲待至五月。
這一個月時間,既可觀察越嶲的政事民風、山川地理,又可打探雍闓等人的動向,最好此賊能夠將叛軍集結一處,以便一戰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