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治南(第2頁)
待二人看完之後,諸葛亮問道等以為這四大方略如何?”
楊清瞥了楊儀一眼,見他還在思考,遂道:“丞相,清以為南中之亂因兩大隔閡而起,一是南中士人與蜀中朝廷的隔閡,二是蠻夷與我漢家百姓之間的隔閡。
南中之民中雖然蠻夷不少,但漢人也有數十萬,經學教化亦是從蜀中、汝南傳於本地,士大夫之輩雖較北地少但也並非沒有,當然士人多佈於大姓之家罷了。
如永昌郡有大姓陳、趙、謝、楊,牂牁郡有大姓龍、傅、尹、董、王,益州郡有雍、孟、霍、爨四大姓,朱提郡則有大姓朱、魯、雷、興、仇、遞、高、李等。
這些人位處絕域,受蜀中士人輕視,多有懷才不遇者,故
為您提供大神軍師中郎將的《季漢當興》最快更新,!
第一百九十三章治南免費閱讀:,!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彼輩怨憤日久,與成都離心離德,此第一種隔閡也。
第二種隔閡則是蠻夷與漢民之間的矛盾,其首要則在與豪強大姓之間的隔閡。漢人大姓累世豪富,而各蠻夷百姓則是貧困度日。
漢人據繁華富饒之地,蠻夷則住山林貧瘠之所,長久下來蠻夷自然不會甘心。吾觀丞相這四大方略可消弭這兩大隔閡,真乃良策耳。”
諸葛亮淡淡一笑,道:“吾素知明之常有奇策,又在越巂施行良政,汝可坦言道之,以補這四條方略之疏漏。”
諸葛亮的方略已經很完備了,但楊清還真有些想法補充,遂道:“清以為南中各郡首重越巂,越巂一郡的漢人就佔了整個南中漢人的近一半,且郡內有塊不小的河谷平原,適宜農耕,還有鹽鐵兩物。故朝廷若能重視,快可大治此地補益國用,慢可以此為基王化南中。”
“嗯,明之所言有理,越巂上接漢嘉、犍為,下通永昌、益州,若能將其治理成朝廷的小糧倉以及貨物中轉之所對對越巂本地、對整個南中乃至國家都大有好處。”諸葛亮贊同道。
久未開口的楊儀卻有些異議:“可是丞相,越巂郡畢竟偏據西隅,比不得益州郡那般位置居中勾連四方吧,故儀以為南中各郡還是以益州郡為重點較為妥當。”
諸葛亮聞言並未回答,而是轉頭一臉微笑地看向楊清,楊清明白他的意思,朗聲回道:“楊參軍所言不無道理,越巂郡位置是偏西了些。不過清以為控制南中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文政,可以越巂為基,二是軍事,則可以益州為重。”
說罷,又拱手對諸葛亮道:“丞相,如今南中之人已深知朝廷兵力之威。故可將庲降都督府從平夷縣南遷至益州郡以加強朝廷對南中的統治。”
南遷庲降都督府這是原本歷史上諸葛亮的做法,此刻他心中已有這個打算,楊清的提議正合他心中所想,故頷首笑道:“明之此儀與吾不謀而合啊!”
楊儀也早知諸葛亮有南移庲降都督府的計劃,只是沒料到楊清居然也有這個想法,對此人之能他今日的認識較之以往又深了一層。不過在他佩服的心思中也夾雜著些許不服和一絲他也未曾發覺的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