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使東吳(第2頁)
“丞相、諸位,威公和幼常所言吾深為贊同,然而我大漢雖然無力,但東吳可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楊清喝了一口茶,續道:“要知道自曹丕繼位以來,就視東吳為眼中釘、肉中刺,大興刀兵,三攻吳地,孫權雖都從容應對,但觀其秉性,必不甘被動挨打而不還手。
故我以為可遣使東吳,觀孫權動向,若其有意攻魏,我等可趁機佈局西線,若其無意攻魏,可以大義說之,使其攻打,則我漢室可收漁翁之利。”
“孫權會攻魏嗎?”楊儀聽完問道。
楊清笑道:“孫權雖然不善兵事,但其一向有爭奪天下之心,觀其掌權以來,反覆縱橫曹劉兩家之間,一旦有釁,其必出兵。”
孫權作為能與先帝和曹操齊名的雄主,其性格和做派在場眾人盡皆熟悉,這時聽楊清一講,頓覺其人必不會放過曹丕身死這個機會的。
只要東吳一動,就算大漢這邊不能趁機做些什麼大文章,他們兩國相攻消耗實力也是季漢這邊樂見其成的,故而眾人皆言楊清此計可行。
諸葛亮總算聽到自己想要得答案,不禁大喜,心道在場諸人雖都是老成謀國之輩,但論眼光寬遠,眾人皆不如楊明之也。
“大善。”諸葛亮微微笑道:“出使東吳吾早有此意,明之所言甚合我心,明日吾等上奏天子,派遣使團訪吳。”
自漢吳重修盟好之後,諸葛亮已派鄧芝使吳,東吳亦遣張溫回訪,今年他早意願再遣使者加深兩國之間的關係,正好如今曹丕病重,探測孫權動向可一併為之。
“既然明之建議說吳攻魏,這次出使東吳由你領銜可否?”諸葛亮笑著說道。
楊清聞言愣了一下,思忖片刻後道:“清敢不從命。”
雖說他才回成都不久,似乎不該這麼快又出去,但是出使東吳見見孫權、陸遜等人他還是願意的,畢竟來這亂世一遭,不與當世英傑會面豈不可惜?
“很好,今天就先議到這兒吧,諸位散了,明之留下。”眾人又議論了一番應對曹丕病重之策後,諸葛亮遂讓眾人散去。
“聽說汝交給了天子一種新的蹴鞠玩法?”待眾人走後,諸葛亮對楊清問道。
楊清偷偷瞧了諸葛亮一眼,暗叫一聲不好,心想丞相不會是要怪罪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