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五百三十章 最後底線(第2頁)

 

“哦?文偉這是要收回由貴國皇帝陛下冊封我主為皇帝的無理要求?”

 

諸葛瑾聞言大喜,未想到對方竟然沒有反駁回來,相反還直截了當地認同了己方的話,難道對方是準備放棄阻止自己大王稱帝了?

 

他與陳化、裴玄二人互相交換了個眼神,打算趁熱打鐵、乘勝追擊,要讓費禕和陳震一舉答應二帝並尊的要求。

 

哪知對方接下來的話險些又把他噎個半死,但見費禕仍舊面帶微笑地說道:“非也,禕並沒有收回之意。而且子瑜將軍和太常、大鴻臚都理解錯了,某剛才說的是我家陛下願意冊封吳王為帝而不是冊封吳王為皇帝。”

 

“什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麼?”陳化再一次怒問道。

 

不過他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很快就反應過來明白了費禕的意思,啞然失笑:“呵呵,費侍中所說的帝莫非指的是先秦以前的那個尊號?”

 

“然也。”費禕笑著讚道:“太常不愧是汝南名士,果然博學多識啊!”

 

諸葛瑾和裴玄也反應過來,先是相顧愕然,然後又不約而同地搖頭苦笑。

 

他們萬萬沒想到對方的花樣竟然如此之多,先是搞出了個國主的新尊號,現在居然又把上古時期的帝號給搬了出來,籌碼之多著實令人防不勝防啊。

 

自秦始皇把皇帝尊號發明出來之後,後世君王無不沿用之,經過四百多年的沉澱,皇帝稱號已然深入人心。

 

人們平常說的稱帝乃是自然而然地將稱皇帝給簡化了,然而帝號和皇帝尊號其實並不能混作一談。

 

帝號者,上古五帝所稱,商朝時亦有帝乙、帝辛等稱號的君主。

 

戰國時,因為秦國和齊國的實力已經明顯超過其他五國,所以當政的秦昭襄王和齊閔王已經不滿足於大王稱號,而是相約一起稱帝來彰顯各自的權威,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東西二帝”。

 

由此可見,帝號的尊貴程度在王號之上。然而論及尊貴,皇帝稱號猶在帝號之上。

 

皇帝一詞是從“三皇五帝”提煉出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單純的皇號或帝號已不足以彰顯他的功績,於是將皇號和帝號合二為一,稱作皇帝。

 

至此,皇帝稱號的尊貴程度無以復加,再加上後來的漢高祖沒有另換一個新的稱號,依舊沿用秦朝留下來的皇帝尊號,皇帝一詞遂成為天子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