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五百三十二章 回蜀稟報(第2頁)

“是啊文偉,你和孝起已是儘可能地為我大漢保存顏面了。孫權只稱帝、不稱皇帝,就表明東吳的地位仍在我大漢之下,只要日後我大漢收復的州郡越來越多,國力愈來愈強盛,某相信終有一日他孫權會心悅誠服地對陛下稱臣納貢的。”張裔也附和道。

蔣琬道:“不錯,此番能夠說服孫權放棄皇帝稱號,咱們丞相府也算是能對朝野內外、天下臣民有個交代了,漢吳兩家也不用走到斷盟開戰的地步,東線沒有戰事壓力,我大漢仍然可以專注西線。”

“如今關中魏軍退保長安、漆城一線,雍涼都督又從曹真換成了夏侯儒,楊明之不久之前送來急遞,言說經過情報分析,夏侯儒此人雖也精通兵法、擅長軍計,但說到排兵佈陣、臨戰指揮卻是不如曹真。

楊明之建議丞相抓住曹真不在關中這個大好機會,儘快開啟第三次北伐,一舉收復長安、奪取整個關中。

而一旦長安得復,我大漢的聲勢將會再上一個大臺階,到那個時候我大漢與東吳的國力差距將會大為縮小,甚至可以說是幾乎相若。

再加上我漢軍戰力強悍,軍威遠播,不怕壓不服東吳,也不怕孫權不會低頭。”楊儀道。

諸葛亮道:“開啟第三次北伐為時尚早,現下我大漢還是要以休養生息、積蓄軍資為第一要務。哈哈,話扯遠了,咱們還是議議孫權稱帝一事的手尾。”

頓了一頓,又朝費禕微笑著說道:“文偉,回去坐下吧,此番使吳汝是功臣,不必妄自菲薄。”

“諾。”

待張裔重新落座後,張裔問道:“對了文偉,陳孝起為何沒有和你一起回朝,談判不是結束了麼?”

“回君嗣公,因為吳主稱帝在即,東吳提出兩國是否劃分天下疆界、各自攻取魏賊竊據的州郡,免得日後會起爭端,所以孝起兄就留在武昌繼續與諸葛瑾等人商討此事,某就先一步趕回來稟報。”費禕答道。

張裔頷首道:“原來是這樣。”轉身拱手對諸葛亮問道:“丞相可知此事?”

“我知道,文偉之前發回的奏報中有提及。此舉也算是好事,可以加深我大漢與東吳的聯盟關係,更好地促使兩國合力對付曹魏。”諸葛亮道。

張裔面帶疑慮地說道:“只是這樣一來,我大漢就不能盡取北方之地了,日後形勢有變,莫非咱們要眼睜睜地看著劃分出去的州郡落入東吳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