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心(第3頁)
匹夫一怒,街頭憤而殺人和士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的區別?
二者都是激怒殺人,結果上看毫無區別。
但實際上呢?
匹夫只不過是頭腦一熱,上去捅死了人,很有可能他事後會無比後悔,會恐懼憂愁,會憎恨自己當時為什麼要這麼衝動。
因為匹夫沒經過思考,他被怒火驅使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等到事後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必要殺人。
但士之怒卻根本不會後悔,因為他動手之前就經過了深思熟慮,就已經明白自己做出決定的起因,過程,並得出了這樣是最好的方法,於是毅然去做,可以做到雖九死猶無悔。
這便是“一腔血勇”與“義之所在”的區別。
這也就是,道心被矇蔽,和道心清明之時,做出決定的區別。
有了這樣的清明,所以才可以解脫,逐道之時不畏生死,不懼強敵,可以以道為生,為道而死。
世人不修心,所以他們不自由,是非顛倒,認假為真,每一個人,都像奴隸一樣,被慾望,衝動,以及各種情緒所奴役和束縛。
這樣一來,他們就在慾望的束縛下,身不由己的生,身不由己的死,身不由己的愛和恨,身不由己的奔波操勞一生,既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擺脫這一切,只是慣性的生活著,生老病死著,在枷鎖的束縛下,被諸多事物驅使,不得自由。
但這時候,李啟的疑惑來了。
“沈姑娘,那按照這個說法,修道難道就要擯棄七情六慾,把自己變成機器人?事事都分析利弊,那豈不是唯利是圖,只求自己的利益和安穩?這樣一來,還算是修行嗎?”李啟開口問道,眉頭緊蹙,極其不解。
瀋水碧歪頭,疑惑的說道::“你怎麼會這麼想?”
“讓你不被慾望所驅使,又不是讓你擯棄慾望,慾望本身就是‘心’的組成部分,如果你擯棄掉他,你的心還完整嗎?”
“所謂道心清明,何為清明?是讓你用智慧觀照自身,不斷思索,有思索,就能裡外光明澄徹,不被單純的慾望所驅使,認識自己本來的真心。”
“認識了自己本來的真心,澄清迷惘,撇空嗔痴,認識到自己的慾望是什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引起自己怒火的是什麼,自己做事的動機和緣由是什麼。”
“當你內心清明,明瞭這些的時候,你又怎麼會做出被慾望所迷惑的事情呢?”
“就好像你現在和之前的對比一樣,你之前被傲慢所迷惑,遮蔽了道心,所以,你就覺得那樣的行為真的是你能做出來的嗎?”
瀋水碧一連串質問丟出來,再度逼迫李啟去思索。
然後,李啟不得不承認,她說的很有道理。
被本能驅動著去胡作非為,任由自身慾望膨脹,才叫自由嗎?那不過是慾望的奴隸,稱不上半點自由。
道心清明,不為貪嗔痴所迷惘,不為諸因果所羈絆,不為心中疑竇,恐懼,憤怒等情緒裹挾,知曉本心,並依照本心去做。
心中沒有遲疑的去踐行自己的道路,明白自己真正喜愛什麼,真正追求的是什麼,然後再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智慧去實現這個目標。
這就是逐道者的心,這就是‘道心’。
逐道者,都要有這樣的心,才能持之以恆的堅定向前,在漫長的生命之中依然維持著最初的熱愛,否則只會在長久的事件中被力量與慾望操控。
思考明白這一點後,李啟突然就感覺到,自己心中的好多迷惘,盡數消失。
得到力量之後,修行之後帶來的那些矇蔽在心上的灰塵似乎都被掃掉了。
道在外界,是整個大天地運行的規律
道在體內,就是人身小天地的準則。
此刻,道心上曾經的灰塵被掃掉,他的人身小天地似乎都澄澈了許多,各種內氣和體內神氣的運行都變得通暢了。
瀋水碧見狀,有些開心的撤掉了壁障。
沒有人察覺到剛剛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