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適用的界限(第2頁)
可李啟有真知道韻。
真知道韻,甚至可以穿透世界的影響,直接測量到本質。
如今不需要本質,他只要用真知道韻這個這個精度極高的測量工具,然後去測量這些變量!
如此一來,數據有了,公式有了,方法也有了,勝利的方程式已經寫完!
正確的理論,正確的測量數據,正確的計算公式,得到的結果就是,正確的最優解!
其他人算的腦袋爆炸也算不出來的最優解,就這樣在李啟手中得到了復現。
帶來的結果就是,他明明什麼多餘的事情都沒有做,只是和其他人一樣,普普通通的安排路線,規劃人員,分解任務,但是,就是能比別人多養五成的士兵!
這就是統籌的力量。
降低內耗,提升效率!
計算?這種事情,李啟擅長的很吶。
因此,種種原因和他掌握的能力之下,讓他完成了其他人眼中不可能的完成的統籌任務。
李啟完成這一切的統籌之後,他坐在原地,頭腦出神。
他隱隱約約感悟到了什麼。
就在剛剛,他完成了許許多多的工作,進而繼續完成了整個統籌工作。
老實說,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一切是如此的複雜,而他解決起來又是如此的順暢。
十萬人級別的輜重運輸……
怎麼說呢。
想要管住一個人,很簡單,安排一個人沒有疏漏的行程,也很簡單。
但是,十萬人的數量級累積起來,這個簡單的事情,就變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有的不可能,背後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可能’組成的。
正如同每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宏大目標都是由一個個細小的事件組成。
這中間的差異……到底是什麼?
李啟解決了‘統籌軍需輜重’這種問題,但他卻得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他沒有沉浸在自己輕鬆解決了問題拿到高分的喜悅裡,而是陷入了苦悶的思考。
他被巨大的困惑籠罩了,甚至都有些不那麼在乎真知道韻感受到的古怪了。
在解決這次的輜重問題的時候,他按照大巫彌信的方法,把輜重問題拆解成了每一個運糧者的問題,然後通過龐大的計算,用卜筮之法,算出了每個人的最優解,以此得出了群體的最優解。
這代表了大巫彌信那句話的正確性。
一個巨大的問題,是由無數的小問題組成的。
大巫彌信告訴了他,想要解決一個巨大的問題,就要一點點的解決小的問題。
摧毀一個世界群,需要一個世界一個世界的摧毀。
摧毀一個世界,則要一點一點的粉碎他的土地,海洋,和天空。
宏偉的事物向來是由微小的事物組成的。
那麼問題來了。
舉個例子,一滴水,是由無數的水分子組成的。
那麼換而言之,想要徹底摧毀並湮滅一滴水,就應該去摧毀所有的水分子,把水拆成水分子。
換做是這個世界,也就是變成這個世界物質組成的基礎,把水這種物質,拆成不能稱之為水的水氣。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水就不再是水了呢?
單個的水分子或者水氣,肯定不是水。
兩個水分子,或者兩小縷水氣,肯定也不是水。
那麼慢慢增加,十個水分子,一百個,一千個,一百萬個……
到底要到什麼數量,才會變成水?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無數的小問題,是從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大問題的?
李啟陷入了迷惑。
他分不清楚宏觀與微觀的界限了,也搞不清楚‘可能的小問題’和‘不可能的大問題’的之間界限了。
要多少個小問題才能變成一個大問題?
要解決多少個小問題,才能讓大問題消失?
李啟陷入了沉思。
這個問題看似不重要,但李啟卻發現,這點實際上卻非常重要。
用人們耳熟能詳的理論來舉例,那就是微觀物體遵循量子力學,普通物體一定程度上遵循經典力學,宏觀物體則遵循相對論。
那麼,這幾個事物的界限在哪裡?
如果給你一個粒子,那麼應該如何判斷它會遵守量子力學的規律還是經典的物理法則?一堆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