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落葉生 作品

第642章 拜訪皇城張家,祖祠(第3頁)

 可到底是武勳伯爵,又是憑自己戰功封爵,到哪都要高看一眼。

 起碼,張遠有了拜訪張家,見張天儀的底氣。

 上三城。

 看著張家門庭,張遠有些意外。

 國相府邸,天官之家,一門雙侯,這門庭前竟然並無象徵戰功富貴的牌樓,華表。

 這一路走來,張遠可是看到許多公侯府邸之前那戰功華表林立。

 青石廣場,玉白石階,連石獅子都沒有。

 不過那古拙的“張府”兩個字,明顯帶著刀刻印記。

 是國相張天儀的手筆?

 “新亭伯,張珣早聞伯爺風采,惜無緣一見。”

 “今日新亭伯到訪,張家掃榻相迎。”

 立在門庭外的青年三旬左右,面容俊朗,身形挺拔。

 穿一身青灰長袍,雖然是儒衫,卻腰間懸劍,身帶劍氣。

 張珣。

 翰林院學士,衝武校尉。

 皇城地榜四十八。

 張家接待張遠的安排很講究。

 高官大儒,天官這等前輩人物不出,示張家非以勢壓人,是真接待同族後輩態度。

 張珣這位張家後輩精英來接待張遠,既能有共同語言,又顯得親切,少了鄭重。

 隨張珣走進門庭,一路前行,不少張家人都是探頭來,看張遠這位皇城風雲人物。

 哪怕近來滿城都是張遠之名,卻真沒多少人見過張遠。

 “人榜第一,這般年輕啊。”

 “邸文上所言,忠勇無雙,少年封爵,確實難得。”

 “最新的邸文出來了,武勳封爵,四品誥命,我等男兒當如是也。”

 張遠面色平靜,隨著張珣往前走。

 張珣笑著出聲,時不時介紹一些景緻,還有些族中有名前輩趣事。

 比如當年大儒張天衡坐在庭院中觀天悟道,那石凳子還在,就是七八個孩童此時正在凳子上和泥巴。

 還有烈侯張平遼修武道的廣場,幾個七八歲的孩童拿著木製刀劍正在追打嬉鬧。

 “先輩所求,不就是子孫後輩無憂成長?”

 站在一座松木大堂之外,張珣輕聲道。

 “這就是我張家祖祠。”

 ……

 皇城大殿。

 元康帝面色平靜,看著面前淡金色的光幕上,張遠攜著玉娘緩步踏入張家祖祠。

 “太嶽,張遠是不是你皇城張家子弟?”

 元康帝的目光落在下方站著的張居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