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三方契約
祝瀾問起七駿茶莊,糜管事的反應卻有些茫然。
“這……小人只是錢莊管事,如何能清楚京城那些商鋪的事情?
許是劉老爺有些特殊的門路?”
糜管事推測道。
祝瀾觀他神色沒有說謊,不再糾結此事,又看了一眼賬本,問:
“這些入賬後多轉做了義學捐款,那劉老爺當真如此慷慨?”
糜管事點頭稱是,說劉老爺一向熱心教化。
祝瀾又問:“義學每年用度幾何,你可親眼所見?”
糜管事有些為難,“這...小人只知有采買文墨、修葺校舍,具體銀錢...不甚清楚。”
祝瀾知道大梁有些地方的物價特殊,文房四寶之類的用具,在個別資源稀缺的地區的確要更貴一些,有時價格甚至會翻兩到三倍。
她想了想,指著他桌案上的一方硯臺問:
“你購得此硯花了多少錢?”
糜管事思索好一陣,說:“約莫……二兩銀子。”
祝瀾用指腹輕輕在硯臺外壁摸了摸,知這硯臺是端石所造,是平民百姓能用到的較高品級。
二兩銀子的價格算是公道,說明此地物價仍是合理水平。
她本就是書卷堆里長大的,區區一個茂縣,那些義學的文房四寶、校舍修葺的開銷,根本不可能花費那麼多。
再加上自己一直觀察劉老爺對於俆知遠的態度,很明顯劉老爺聽命于徐家。
她幾乎可以斷定,劉老爺的所謂“生意”以及“捐款”,壓根就是徐家洗錢的幌子!
想要驗證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
祝瀾指著賬冊中夾雜著的兌銀票據,問糜管事,票據上為何除了劉老爺,還有俆知遠的簽字。
糜管事“哦”了一聲,說那是上一任管事在這裡發生的事情了。
上一任的錢莊管事姓陳,當時交接,糜管事也曾好奇為何劉老爺的票據上會有俆知遠的簽字,陳管事告訴他,劉老爺當初在通運錢莊開戶時,便籤了一張三方契約。
所謂三方,便是通運錢莊、劉老爺、以及俆知遠。
契約上面約定,凡劉老爺從通運錢莊的賬戶兌銀,必須要同時有他和俆知遠二人的簽字,否則錢莊不予兌換。
祝瀾點點頭,這便能解釋為什麼徐家放心將大量銀錢都存在劉老爺名下,卻不擔心他卷錢跑路,原來是還上了一道保險。
這樣看來,利益鏈便很明顯了。
劉老爺的賬戶名義上是他自己的,實際掌管人卻是俆知遠。
而那七駿茶莊的收益來源其實很好猜,無非就是打著賣茶的幌子收受賄賂,一兩普通茶葉能賣上百兩銀子。
祝瀾在御史臺多年,這樣的案子實在是見得太多了。
但徐太傅這一手的確做得漂亮,又是利用遠在茂縣的侄子俆知遠操作,又有劉老爺這個中間人掩人耳目,難怪自己在京城沒有抓到他的把柄。
現在自己雖然有了判斷,但要證明劉老爺利用茶莊所得利益,最終的受益人其實是徐太傅和俆知遠,還需要一些更有利的證據。
七駿茶莊遠在京城,暫時不好查,最好還是能從賬冊入手。
如果悠悠在這裡,定然一眼就能看出賬目問題所在,只可惜現在請她也來不及。
祝瀾想了想,索性將自己關於賬本的所有問題全部一一列出,請糜管事解答。
她雖沒有十足的把握,但萬一呢?
糜管事聽了祝瀾的問題,起初有些意外,因為其中幾個的確問得……外行了一些,很顯然她並非業內人士。
但糜管事轉念一想,能拿到麒麟金印的人,跟喬閣主關係肯定不一般。
萬一是上面來考核自己的呢?
這不就是在檢驗自己的業務能力嗎!
想到這裡,糜管事哪敢有半點懈怠,一絲不苟地解答祝瀾每一個問題。
祝瀾領悟力超群,許多內行的門道只要糜管事一說,她基本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等等。”祝瀾聽著聽著,忽然皺眉打斷,“你方才提到,劉老爺每次拿著京城的匯票前來,不是入賬,而是直接兌換銀子?”
“正是。”糜管事說。
祝瀾心生奇怪,低頭翻看賬本,果然發現一件自己先前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按理來說,有人在京城向劉老爺的賬戶存入一筆銀子,京城錢莊會開出一張匯票。這張匯票由專人帶到茂縣的通運錢莊,記錄入賬,以後劉老爺在茂縣便可以快速兌銀。
除非他當下要用這筆錢,否則匯票帶到茂縣之後,只需要由錢莊記錄入賬,沒有必要當下就兌換出來。
而劉老爺賬面上的記錄卻很奇怪,每次匯票入賬,他都會立刻將所有銀子兌出,過些日子又再次存入一筆更多的錢,再將多出來的部分匯至另一個戶頭上。
打個比方,他在月初全額提走了賬面上一千兩銀子,過段時間就會存入一千二百兩,然後再將二百兩轉出,這樣賬面上還是隻有最初的一千兩銀子。
至於提現到再次存入的這段時間,一
般是三五天到半個月不等。
祝瀾問糜管事,劉老爺將賬面上多出來的那些銀子轉給誰了。
糜管事回答說是劉老爺名下的另一個戶頭。
“他還有另一個戶頭?”祝瀾面色一凜,“你方才怎麼不說?”
“您也沒問吶……”
祝瀾:“……”
祝瀾無奈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深吸一口氣,問糜管事是否知道劉老爺為何要將那些錢全部提走。
糜管事面容有些苦澀,猶豫半晌,才小聲道:
“小人沒什麼證據,只是猜測……劉老爺和徐公子將那些銀子提走,大抵是去放倍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