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642章 改編版《魯兵遜漂流記》(第2頁)

  而且這書抄起來也方便,只要按種田爽文套路寫。

  就行《魯濱遜漂流記》在後來雖然被奉為文學名著,但在剛剛出版時就是被英國人當成爽文來看的。

  其實無論在東西方,經典文學作品剛剛出現時,都是當時的通俗讀物,東方的關漢卿,西方的莎士比亞,寫的作品在後世被奉上神壇,但是在當時也都是主打娛樂效果的劇本而已。不通俗,老百姓都不愛看,還憑什麼能流傳到後世?
  熊廷弼接過王文龍的稿子,翻開就見稿子標題為《林之洋漂流記》。

  他迫不及待就閱讀起來:

  林之洋是一個嶺南的秀才,科舉無望,渴望致富,於是購買了一些土產從廣州出洋到西洋去做生意。第四次航海時,林之洋在航海途中遇到風暴,船上同伴全部遇難,惟有林之洋倖存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材料做了筏子,一次一次將船上的物資運到岸上,並且在岸邊搭帳篷定居起來,開始尋找淡水、製作傢俱捕獵野味……

  熊廷弼作為通俗小說愛好者,很快就沉浸到這個前所未有的探險故事中。

  他漸漸將自己帶入了林之洋這個角色,彷彿自己就身處在那個荒島上,思考著該如何找到淡水、捕獵野獸、製作傢俱,當林芝陽度過了荒島上第一年的寒冬,第二年開始在島上種植各種作物時,熊廷弼甚至為林之洋感到自豪,彷彿是自己親手在荒島上打造了一座世外桃源一般。

  《魯濱遜漂流記》的套路在王文龍看來爽點實在是有些不夠,於是王文龍用後世的種田文方法給改了改,王文龍的這本《林之洋漂流記》完全就是網文的寫法,把《魯濱遜漂流記》裡面許多沒有代入感的囉嗦描述都給刪了,使得熊廷弼看起來極為通順,主線劇情推進的賊快,小半天時間就看了三十多章。

  魯濱遜漂流記的種田文只寫了一半,把基地建設好之後,後續發展全然是抓瞎,按照網文套路,有了基地之後當然是參與外界勢力的鬥爭了。  
  等林之洋的定居點也已經建成,王文龍便給林之洋安排他遇到了附近島上的土著。

  當看到林之洋利用自己的學問教化土人,成為酋長,熊廷弼忍不住會心一笑。

  教以耕種、授以時令、化野為民,這套情節對於儒生來說太熟悉了,儒家典籍裡反反覆覆強調的教化百姓做的就是這一路事情。

  而這些還只是開胃菜:林之洋通過教授土著,耕種技術,進入了附近一個島嶼部落的政權中心,然後在一次政變之中縱橫捭闔,成功地奪得了島嶼領袖之位,接著便是在這個更大的島嶼上規劃種植區,算成本投入與產出。

  雖然熊廷弼沒做過生意,但是看著王文龍對於經商原理的解釋,熊廷弼還是領略到了爽點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