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724章 海員學校


 
  海參這東西早在史前就已經出現在遼東人的菜譜中了,只不過在元代以前,這玩意兒一直是沿海的一種特產,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價值。

  直到元朝以後,海參作為可以乾製並長期保存的海貨才和鮑魚、紫菜一樣,漸漸流入內地,並慢慢被捧上了崇高的地位。朱元璋開了個好頭,有明一朝皇帝們都很喜歡吃海參、魚翅、鰒魚之類的高檔海貨。而且明人普遍以為這不光是一種食物,還可入藥,補中氣,其原理乃是:“海參形似男陽,故可以補腎興陽”——以形補形這玩意兒科不科學放一邊,海參在此時的大明需求量那是真的高,價格和人參是同一檔次的。

  所以當王喜看見那一盒海參,喜得眼睛都在放光,問道:“這是永明城所產?可算是遼參的一種?”

  此時人認為最好的海參就是遼東所產的刺參,此物在遼東的收貨商極多。

  佟養真作為遼商自然是做過海參買賣的,笑著說道:“是刺參,且色黑肉糯多刺,在遼參中屬是一等品了。”

  王文龍點點頭,那可不,這可是正經的海參崴六排刺啊。

  後世海參崴海參賣的比遼參還貴,遼參的刺在海參中已經算是多而明顯的了,可是跟海參崴的海參放在一起根本沒法比,因為海參崴一帶的水體溫度比起大連要低,海參生長速度更慢,品質也要高不少。

  劉德天道:“永明城海水清徹,直接坐著舢板就能看到水中有許多海參,想來是千萬年沒人去捕撈,其數量十分可觀。”

  王喜喜道:“如此永名城的開發便再不缺資金了,我這就回山東去準備。”

  王文龍突然道:“公司要開發這條航線,何不趁此機會開一家水手學堂?”

  “水手學堂?”王喜皺起眉頭。

  王文龍點頭道:“要從山東航海去永明城,路途甚長,而且又是遠航,山東能夠遠航的水手稀少,若是永名城開發起來定然缺人,不如趁此機會自己培養。也可為我大明培養人才嗎。”

  “這個……”王喜沉默不語,他去過江南,見識過江南的衡山書齋和物理社,知道王文龍喜歡培養技術人才,且有以之報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