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人心大振
葉晝則為大家解釋說:“永明城位處建州女真身後,乃直插奴酋背部的一把利刃,開闢此地,可大改遼東之局勢;而美洲土地廣闊,物產豐饒,發現去往美洲之航線,為我大明拓地何止千里?這兩件都是我國家民族之大好事!”
留在衡山書齋的一百多學生大多是貧寒子弟,其中有許多人甚至連海外航線是什麼都搞不清楚,哪怕葉晝則解釋了,也不太能夠理解這兩條航線的意義。
但他們見老師和高年級學生全都興奮鼓掌,於是便也高興的跟著一起慶賀。
特別是當宵夜宣佈晚上食堂加餐的時候,歡呼之聲更是到達。許多窮苦人家的學生都是在來到衡山書齋後才第一次吃到整塊的大肉。
年紀小的同學們,也許現在還不理解什麼是民族主義,但是身處這氛圍中他們也漸漸感受到為國家民族開創事業的光榮。
樸素的民族主義觀念就是在這種感同身受之中慢慢建立的。
……
京城盔甲廠。
“利瑪竇師傅。”
“師傅喝水。”
利瑪竇來到工廠內為教徒們主持禮拜,看著遠處忙碌的一眾物理社成員,忍不住問一個徒弟道:“他們都不休息嗎?”
他那徒弟是盔甲廠裡頭督工的一個小吏,搖搖頭道:“這些物理社的先生們全都不知疲憊一般,便是休息,也是在一塊討論武器製造。”
利瑪竇不禁感嘆:“這樣的科學愛好者,哪怕在歐洲也十分珍貴。”
王文龍雖然當了兵部管事,但他在盔甲廠中督造線膛槍的工作全都丟給孫元化等人,而孫元化對此卻甘之如飴。
作為一個火器專家,能夠專心的製造新器械,並且讓它們在前線發揮保家衛國的效用,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滿足。
跟著孫元化一起從江南來的物理社學員多是和他一樣的想法,而且這些江南物理社的成員中基督教徒的比例遠比京城要低。如原本歷史上作為中國基督教早期著名人物的孫元化,在此時就沒有一點信教的想法。
利瑪竇對此也感到無奈。在大明能夠信教的人有兩種,一種如楊廷筠,人生受到很大打擊,這時正好碰到基督教徒傳教,他們尋求在宗教中得到安慰,於是便會積極入教。而另一部分人則如同李之藻和孫元化,他們其實是想要學習歐洲的科學技術才對基督教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