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804章 親華派和親日派(第2頁)

  鄭迥點頭笑道:“建陽先生果然見多識廣,對於我國中風土也如此瞭解。”

  其實別說楊天生看不出來,要不是鄭迥介紹,王文龍也完全看不出這一餐飯有啥特別。

  前世資料中介紹琉球國的“七宴”為了招待大明使臣,讓明朝官員合胃口,琉球王專門派遣廚師到中國學習廚藝,所做的本就是琉球版的中餐。

  王文龍前世去琉球旅遊時所吃到的版本還是經過日本殖民魔改之後的,本時空的琉球文化還沒被糟蹋,看看桌上的“七宴”原版菜品:燻鴨、紅燒魚、扣肉、煎豆腐、酒糟燒肉……

  這畢竟是請國王御廚所做的菜,王文龍的誇獎自然是要的。

  其實琉球“七宴”真正出名是在這年代的日本商人之中。

  大明不允許日本商人登陸,日本人沒有機會吃到真正的中國菜,而這年頭的日本人崇信佛教,此時日本四島黃豆又產量少,所以這年代的日本烹飪技術極為落後。

  哪怕是武士階層,也就是吃個白米飯配醃魚而已,平民以素食為主,且既不會養豬也不做豆腐。

  琉球國宴中學自中餐的扣肉、煎豆腐等菜品自然讓日本上島的商人眼界大開,吃的舌頭都要掉了,日本國中對琉球七宴的讚賞自不會少。

  此餐除了請國王廚師做的大菜之外,鄭迥自己的家廚也展示了頗多“琉球料理”,包括:豆腐乳、炒苦瓜、泡盛(老酒)、桔餅(橘子蜜餞)——這些也是後世日本自豪宣稱的“琉球飲食”,後世日本還把這些作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拿去申遺。  
  此時還沒有這些糟心事,王文龍和楊天生表示吃的很合口味,特別是“琉球泡盛”,和楊天生在老家買的福建燒酒幾乎沒區別,都給吃想家了……

  幾人正在吃飯聊天,就見鄭迥的家臣急急忙忙跑進,在鄭迥耳邊說了句話。鄭迥臉色鉅變。

  楊天生問道:“鄭大人,何事?”

  鄭迥整理了一下表情,道:“圓覺寺主持菊隱聽說建陽先生到達首裡城,專來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