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821章 科普文章


 
  楊汝常對吏員吩咐道:“去叫四位官正過來,我要商量事情。”

  那小吏接到了命令卻沒走,猶豫著拿出一份報紙說道:“監正,這是今天出的《管窺》,有關於修訂曆法的文章。”

  “不看了,這些議論看得我頭疼,《管窺》是京城物理社的報紙,只曉得鼓吹修歷。”楊汝常擺手說。

  吏員說道:“這是王建陽寫的文章……專門闡述修歷原因的。”

  聽到王文龍的名字,楊汝常眉頭皺的更緊,伸出手道:“給我看看,那王建陽這回又怎麼罵我們欽天監無能呢?”

  “倒也沒罵……”小吏說道。

  楊汝常翻開報紙仔細閱讀,只看了開頭第一句話,整張臉變陰了下來。

  只見這文章的標題赫然叫《欽天監失算因原考》。

  王文龍的確沒有罵欽天監,而是更毒,直接解釋欽天監在計算之中出現的錯誤……

  雖然生氣,但楊汝常也只能硬著頭皮看內容,作為欽天監領導,他起碼得知道王文龍是怎麼攻擊整個部門的。

  “本朝開國為明正天時,太祖皇帝設回回司天臺,耗時數年,定於《大統歷》。《大統歷》之計算方式,大體沿襲元人之《授時歷》。”

  “自古而今,歷朝歷代所頒佈之官方曆法,數不下六十部,平均不過二十年便要頒佈新曆。”

  “只因難以測定準確的迴歸年,迴歸年數總有分秒之差,每年相差數分,積聚十年,則日期計算輕易相差半個時辰,故難以沿用。”

  “元代之《授時歷》編撰所用之法上下推求,又遇其時一個大天家名曰郭守敬,為達一勞永逸之目的,拋棄過往年之積年推步法,所給年長有長期變化,注重實測。”

  “當時郭守敬以為這一部曆法‘可以永久而無弊’,其準確性確然遠高於之前曆法,自元朝至本朝,沿用超三百年,依舊大體相合……”

  這種分析在對科技史不甚在意的大明是沒幾個人做,哪怕邢雲路大體知道郭守敬制定立法的原理,對於其中細節也不甚知曉。相比之下,在王文龍前世的科技史中,元代的郭守敬是中國科學史跨不過去的偉大數學家,郭守敬修訂《授時歷》的過程都被前世的科技史專家仔細分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