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87章 徐光啟讀書(第2頁)
他之所以選擇遠走廣東教書,原因也很簡單想多掙錢。
徐光啟的性格放在後世大概就是一個標準的鄉鎮企業家思維,對自己節儉,同時努力掙錢。
後世歷史中他都已經高中進士,給家裡寫信的主要內容卻還是叮囑家人要買哪些房,要去哪裡買田。
比如萬曆四十一年他在京師周圍奉旨編書,發現天津附近有荒田,第一反應就是考察當地的水利條件,然後馬上寫信要家人趕快拿錢來買。
幾個月後,徐光啟又給家人寫信囑咐“天津早收得三百石,豆約有五百石,尚未見報數來”
這時候他的家人已經按照他的吩咐來天津買了土地,徐光啟自己就是一個農業專家,在實驗田裡觀察到今年北方的糧食產量,於是直接寫信叫家人計算家中的田產數字有沒有問題,別讓下面的僱工給貪汙去了。
要知道徐光啟中進士之後可是個大忙人,先後奉旨編書,後來還在崇禎朝入閣,又去督辦遼東軍務,這種情況下正常人有休息時間就算不錯,他居然還能精確詢問自己家哪畝土地要種桑哪畝土地要種豆。可見對發家事業是真心熱愛。
徐光啟在後世有節儉之名,同為松江官員的潘允端只是個尚書卻買下大片松江府城土地修建豫園,相比之下徐光啟當上閣老松江家宅只有九間,只佔松江郊區一角,時人稱“潘半城,徐一角”。
有讀書人到徐光啟家見到他家房舍幾乎沒有任何裝潢,所用桌椅都是十分簡單,也大為佩服。
但那只是因為徐光啟不願意浪費而已,並不代表人家沒錢。
後來潘家敗落,徐家直接就拿出資產把潘家所有土地全部買下,此後徐家所佔土地包括了整片後世魔都的徐家彙,一舉就成為松江最大地主。
徐光啟是真節儉,他現在已經考上舉人了,想要過小地主的生活完全沒問題,但卻依舊坐館收束脩,同時兼顧經營自己的田產,買書也只買最便宜的麻沙刻。
徐光啟緩緩翻動書頁,趁著天色未晚,終於讀完天演論全篇,接著他就合上書本佩服不已。
“建陽先生真是大才,一本葡萄牙國史寫活歐洲之紛爭,又寫此天演論為葡萄牙國史之補。”
徐光啟到廣東教書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澳門的傳教士,對於傳教士所教的西洋學問無比迷戀,主要是崇拜歐洲人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