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218章 王文龍長這樣?(第3頁)

 

    他們都需要從福建出口貨物到西洋和rb掙錢,今年福建老家的糧荒使得福建道路不平靜,甚至威脅福建手工業生產,直接影響了這些海主的生意。
 

    楊天生是海主們推舉出來的領袖,聽王文龍說的信誓旦旦,他忙問“可是能夠弄來糧食”
 

    楊天生之所以會來,是因為他們這些海主真是沒有解決此問題的辦法。
 

    運糧根本是無稽之談。
 

    其實仔細瞭解過就會知道大航海時代的糧食貿易沒有那麼簡單。
 

    糧食的單價低,如果沒有專門疏通過進出口糧食的渠道,就簡單的把糧食送到某個港口集中,再通過海運千里迢迢的運回大明,很可能路上消耗的運費比糧價本身還貴。
 

    歷史上明清兩朝的朝廷也都有各種政策,鼓勵商人運糧食到中國解決災荒問題,但實際根本不可行。
 

    看看數字就知道。
 

    清初福建每年糧食進口數額才兩千三百石,過了百多年,一方面清廷針對糧食出臺各種稅收減免支持,英國荷蘭殖民者也針對糧食出口開發了印度,南洋,暹羅等出口糧食生產基地和相應的港口設施,直到清末進入福建的進口糧食數額才漸漸增長到十二萬石。
 

    而即使是十二萬石的進口數額也就能養活五六萬人,現在福建至少三百萬的人口,這點糧食連所需的5都到不了,而荒年所帶來的糧食減產,動輒就是兩三成,進口糧食只能說是有所小補。
 

    更何況十二萬石已經是清末的數字,相對應清末福建人口早就上了千萬。
 

    直到清末福建百姓吃的大多數糧食還得靠自己種出來,在晚明時期靠進口糧食解決糧荒更是不可能了。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