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64章 近代考古學提出者(第2頁)

 

    後世有人以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西方引入,所以中國考古學家對於古文化的研究就不比西方人精確,這純是有些不瞭解考古學發展史。
 

    1925年左右,世界考古學進入系統化階段,1929年中國殷墟考古發掘、1931年中國龍山考古發掘就開始了,中國的學者便就加入了考古實踐並沒有掉隊於世界水平多少。
 

    而系統化考古學出現之前,無論東西方大家對於古文物的思想都不怎麼先進。比如1919年前雅典衛城考古發現的大理石雕像都還帶有色彩,而歐洲的藝術家為了追求自己的審美直接把色彩給磨掉了。這和清朝時信眾重修雲岡石窟,往古代佛像身上打洞、釘楔子,方便掛泥施彩,往眼睛裡打孔,方便塞眼珠的做法本質上沒啥區別。都是系統化的考古學出現之前的常見景象。
 

    王文龍穿越之前雖然不是學歷史的,但是好歹也是學和古文相關的專業,且因為他對於古文化很感興趣,也讀了不少和考古學相關的書。
 

    接下來幾天他便跟著甲骨社的成員一起在安陽現場參與了一些考古工作,過程中王文龍主動提出大量觀點,不少都讓甲骨社的成員感到新奇。
 

    董其昌對於王文龍的見解十分重視,也開始嘗試將他的許多觀點都納入考古實踐之中。
 

    甲骨社的這一系列實踐其實都是在為中國培養考古學人才。
 

    在後世的歷史記載中明萬曆年間出現的甲骨社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近代化的考古社團,包括王文龍和董其昌在內都將成為近代考古學的先驅。
 

    特別是提出地層工作法的王文龍,直接被冠上一個“考古學規範化之父”的名頭。
 

    發掘全程席浪仙和潘秀也在考古現場採訪寫稿,席浪仙還畫了不少考古現場的繪畫,王文龍這一次好不容易來到安陽,自然要親自操刀給蘇州旬報弄幾篇關於甲骨文考古的稿件。
 

    蘇州旬報採訪團的忙碌被甲骨社同道們看在眼裡,心中感激,所以董其昌便專門讓人挑了幾片甲骨送給王文龍做禮物。
 

    這年代的考古學都還沒發展出來,人們對於古文物的思想也就是這樣了,能不把甲骨拿去磨粉就是極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