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86章 禁海風波(第2頁)

 

    李國助瞬間明白了,笑道“父親要我順勢而為,我儘量拖延就是。”
 

    南居益觀察了一段時間的福建海防局勢,認為接下來福建的海面一定會進入混亂期,一方面歐洲人會試圖佔據不受大明控制的港口,另一方面繁忙的海運會養活大量海盜,這些都會使得朝廷所控制的海洋之利銳減。他以為雖然現在開海還有收入,但是長久來看,從月港獲得的利益終究會“不足為募兵之費”,還不如早些禁海以弭盜源。
 

    明廷越到晚期越是處處要用錢,面對海上勢力的威脅註定力有不逮,只能選擇海禁這種被動保守的防禦之舉,反正都要禁,晚禁不如早禁,早些禁了,還能少養幾個海盜。
 

    姚旅卻還是氣憤說道“這次若是把海禁給實施了,我中華文明將失去一大擴張機會,斷斷不可”
 

    “真個成不了”李國助問道。
 

    六一二二三一四三二四三
 

    東林黨之中雖然有一二福建成員支持開海,但是以南居益為首的一群人則認為開海會養虎遺患。臺灣島本是化外之地,開拓之後也會成為海盜聚集之處,他們對這兩者全都反對,甚至連臺灣島上的開拓村落最好也放棄,將百姓遷回大陸,若是不回的則視之為海外奸民。
 

    姚旅激動走進院子,手中拿著一份稿紙說“建陽,我寫了一篇反對禁海的文章,你快快將之刊登到旬報上”
 

    王文龍天天看著報紙上的論戰,既覺得無奈,也覺得憂心。
 

    “有這樣想法就讓人心寒了,”姚旅搖頭說道“我還以為建陽的民族國家論在京城流傳,京中的官員會懂得些要對外殖民的道理,卻沒想他們還是如此。”
 

    但是這可就絕了福建人的生路,在許多福建人看來朝廷的意思是要把他們餓死窮死,也好過要他們出去作亂。
 

    正在這時就聽外頭潘秀進來道“先生,李大哥,姚園客來了。”
 

    王文龍明知道禁海是條死路,自然不會傻到再想往這條路上走。
 

    福建的商人沒什麼話語權,但是福建的名仕還是有點兒能耐的,此時的東林黨人中有不少就是福建人,而且其中一些出生底層,最早都是靠給泉州漳州的海商報紙寫稿子才換來生活費的,如今海商報紙求他們為小海商說兩句話,為了避免留下壞名聲,他們自然不能拒絕。
 

    王文龍之所以比姚旅心情平靜,是因為他知道這次的海禁動議大概率不會實施。
 

    王文龍無視了在一旁看戲的李國助,對楊天生建議道“楊兄可以調動福建海商的力量,泉州商報等海商報紙這幾年間已經資助了大量的士人,其中也有一些考上功名的,他們同商報也有香火情分,楊兄可以讓他們去代表福建士人請願發聲。”
 

    有這樣的背景南居益的這篇文章就不是純從自己視角寫出,可以說代表著一部份東林黨人甚至一部分福建本地官員的看法。
 

    原因還是純粹的唯結果論,東林黨人退縮固守的選擇歷史上做了,結果呢他們想犧牲福建人去保大明,結果大明也沒保住,最後居然還一群在他們阻止之下偷渡海外的福建人在他們反對開墾的臺灣島上金銀出了個根據地,反倒延續幾十年的大明國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