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88章 《中華文明入臺史》(第2頁)

 

    聽到徐光啟的名字,張鼐便有些感興趣,萬曆三十二年殿試放榜,江府有兩名新科進士,一個是張鼐,另一個就是徐光啟。
 

    放下徐光啟的文字,張鼐連帶對王文龍的那篇中華文明入臺史都有些期望降低,總覺得多半又是那無良的書商印了什麼邊角料的文字來糊弄事情。
 

    一艘打著翰林院庶吉士官牌的小船緩緩向東而行,新科進士張鼐正在船上翻看散文,突然就聽見外邊傳來書船的叫賣聲。
 

    這傢伙已經泡了四年的假期,如果他父親過世,再丁憂三年,那還有日子回來嗎最後朝廷都看不下去了,逼令張鼐銷假就職,而張鼐直拖到萬曆三十八年才回京城當官,請假時間長達五年,回京時張鼐家裡的新房子都建完了,孩子都多了幾個。
 

    張鼐的家庭並不富裕,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陰陽學世家。
 

    張鼐看到王文龍在中華文明入臺史之中列出了大量中原王朝早期經營臺灣的史實,他就已經在心中認定臺灣島應該歸屬大明所有,而王文龍這傢伙又在最後盪開一筆,寫到最近南居益等人號召放棄臺灣島開墾,張鼐瞬間就怒了。
 

    不久那畫師就被從外頭喊了進來,聽了張燮的要求之後,他直接便鋪開稿紙看著那幾件器物作畫。
 

    福建的讀書人看到沈瑩關於三國時“夷州”風土人情的記載,一下就能確定這說的便是臺灣島。
 

    張鼐最終是抱著畢竟花了錢的心思,這才打開了王文龍的文章看起來,然後越看就越深入。
 

    文章開篇就大大顛覆此時人的認知,王文龍直接寫道“臺灣澎湖等地東漢時被稱為夷州,三國時期吳國的丹陽太守沈瑩在其臨海水土誌中記載,去今一千三百七十年前,黃龍二年春,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浮海徵夷州,得夷州數千人還,自此夷州乃歸附中華”
 

    如今臺灣島上已經有了三萬多移民,稍有錢財的人都考慮過投資開墾臺灣,福建識字人群對於臺灣島的風俗也有了不少了解,而臺灣島的原住民到現在大多也還處於部落時代,風俗和三國時期沒什麼差別。
 

    一一一二五三二三二五七
 

    後世對於臺灣島屬於中華土地的歷史研究不要太多,史料非常充分,王文龍直接把三國時沈瑩的記載、東吳相關史書的描述大段引用。
 

    頗多松江文人都出錢買了此文來看,然後便看的一頭霧水,還有大呼上當者,不過書客的錢是掙到了。
 

    徐光啟高中之後就留在京城當翰林,而張鼐卻以父親生病為由請假返回故里照顧老父。
 

    這人雖然在當官上吊兒郎當,但是家學淵源,絕對的鐵血皇明派。
 

    張鼐先翻開徐光啟的光學初探讀了一遍,越讀越皺眉頭。徐光啟的文章寫的挺好,但是張鼐在自然科學上並沒有什麼研究,讀徐光啟這篇講述光學原理的小文章,覺得艱澀又無聊。
 

    此時開海和近海的爭論已經在朝中有一定聲量這篇文章立馬就被開海派當作有利證據主動傳播,這篇文章飛快走出福建,進入江南,甚至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