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89章 《上南臺書》(第3頁)
這觀點還不算什麼,關鍵是他提出經營澎湖的方法,除了常見的派遊擊、派兵馬、建造炮船之外,還有主動移民澎湖,擬定通商便民制度。
而目的是“澎湖島堪與南澳並稱重鎮,而八名士民永有攸賴矣。”
南澳是福建廣東兩省交界之處,正好座落在東南亞貿易主航線上,在此時就是東南沿海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不只是軍事重鎮,更是大明沿海最重要的商業重鎮。
沈鈇想要將澎湖經營成南澳島一樣的地方,說白了,他不只是想要把澎湖建設成一處軍事要塞,更是想將澎湖弄成一塊用於通商的經濟特區,和月港互相配合,徹底控制檯灣海峽的商貿航線。
沈鈇的這建議提出時鄭芝龍還沒滿十歲,他的提議要是真能被實行後來的鄭家根本就發展不起來。所以誰說明代人沒有商業思維只是沈鈇這樣的想法並不能被重視罷了。
沈鈇能夠有開發臺灣的想法,也是因為他自己的家庭就與海商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換成其他背景,根本就不會有人做類似的思考。
而原本歷史上的沈鈇寫出上南臺書卻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反應,直到幾十年後,明清鼎革,顧炎武在故紙堆中翻出了這上南臺書,一讀之下驚為天人,因為站在後人視角,沈鈇所隱說的開發臺灣島的好處在後來歷史中一一被鄭家所證實,顧炎武大感配方,並將此文收入他所編纂的天下郡國利病書。
而沈鈇自己的命運則有些唏噓,崇禎七年,沈鈇因為子弟海外經商犯重法,他連坐也被判殺頭。
福建的小型海商並不是大商人、貴族的對手,他們反對禁海的聲量也不大。
而藉助中華文明入臺史被炒熱的時機,這些小型商人終於成功的聯合了起來。
這篇文章給開發臺灣了理論武器臺灣本來就是中華的土地,自古以來凡是強盛的朝代,沒有不對臺灣施加影響的,而且開發臺灣有種種好處,這一項項都能成為支持開海開臺的堅實證據。
在沈鈇等支持開海的名仕的奔走呼號下,小商人們支持中華文明入臺史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官府還沒有表態,福建的士商就開始自發按照文中六策組織開臺事宜。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