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417章 《龍形玉變化史》(第2頁)

 

    “此配的雕刻還是十分骨折的階段,所雕刻之動物像是豬蛇龍的混合體,應該是一先民崇拜的神獸,我們便將之稱為玉豬龍。我們認為他是最早確定中華玉龍特點的器物。理由一是因為伴隨著這玉器發掘出來的陶片,技術水平還十分古樸,可見這器物的製作年代,多半是在商周之前,二者則是他和商周以後的龍紋玉器也有非常鮮明的繼承關係。”
 

    畫完玉豬龍之後,王文龍又畫出典型第商代龍形珮的圖樣,對著圖案介紹說
 

    “商代以後龍紋玉器逐漸增多,商朝龍形玉的特點是見見變成扁平薄片狀,更像玉璧,並且第一次露出了單足,頭部也開始有蘑菇型的角,並且嘴巴不再像之前的一樣不做重點表示,而是張大嘴、多有牙齒,以示兇猛”
 

    王文龍又專門圈出兩個圖畫的龍口部份“從張嘴的地方看得最明白,商代龍玉明顯是從之前玉豬龍的平口添加牙齒加大張嘴幅度之後演變而來的。”
 

    王文龍邊說邊畫,一幅幅不同年代的龍形玉圖案被他留在黑板上,
 

    “到了周朝,在商朝的龍形玉佩基礎上造型並沒有過大改變,但是龍身上的紋飾變得越發複雜,特別是重環紋、雲雷紋等”
 

    “春秋戰國以後,玉龍的蘑菇角相識不見,春秋開始出現蟠螭紋,戰國以後出現了密而滿的谷文”
 

    “繼而到了漢代,玉龍的雕刻又更加細化,大多數龍身上都開始雕出四肢,仿若走獸,東漢以後更有一段時間,龍身上開始出現飛翼,於是有四條腿,細長身子的龍形漸漸便流傳開來”
 

    相鄰的兩個圖案之間只有細微的差別,但是每相隔幾個龍形圖案,就能看出明顯的風格變化。
 

    大家就如此看著龍形玉從最開始覺得模樣滑稽的玉豬龍一步步變成了自己熟悉的漢代以後的走龍、飛龍形象,只覺得十分驚奇。
 

    蕭汝芳忍不住對身邊馮子高說道“有趣有趣,王建陽果然博學多才。”
 

    蕭汝芳由衷佩服,之前他也懷疑王文龍等人說在遼東發現的玉豬龍就是中華龍形玉器起源的說法會不會太過武斷,但是看了王文龍的講解之後才明白玉豬龍作為龍形玉器始祖的地位並不是某個人生硬判斷的結果,而是從和不同年代的龍形玉之間的變化關係中找出來的。
 

    廣寧馮家的馮子高也是點頭驚歎“關內研究金石古董的人物原來所學精深至此,果然我們遼東學子是要多走動學習呀。”
 

    馮家也收藏有大量古董,馮子高自己也是個金石古董的愛好者,但是他們身處山海關以外,能收藏到的古董數量著實有限,王文龍演講中所用的論文是在後世的研究條件下寫出的,水平遠超此時的金石學者,但是馮子高卻將王文龍的水平當做了關內一流金石學家的普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