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505章 豪傑風範

王文龍和李國助說話之間,前邊的戲臺上坤班的坤生正笨拙的捧著一個像龜殼一樣的道具緩緩行走,觀眾看得哈哈大笑。

李國助也被劇情吸引,搖頭嘆氣道:“煩心事先不論,看戲看戲。”

王文龍點點頭,邊看戲邊喝酒,看著看著倒是被劇情給代入進去。

今天為了歡迎李國助他們到來,坤班專門排了一出《鼉龍殼,這是根據明代江南市井之間傳播極廣的故事排演出來的冒險戲,劇本由淩濛初改編。

此故事的主角是成化年間一個叫文若虛的書生,此君考取秀才功名之後沒有繼續讀書,而是外出跟人一起做生意,只是一直虧錢,鬱悶之際,乾脆決定和海商朋友搏命出海。

上船前朋友們都有錢進貴重的貨物,而文若虛家資空空,只能用身上的一兩銀子買了一大堆名叫“洞庭紅”的江南柑橘,想著在海船上賣給同行的夥伴解渴也能掙點小錢。文若虛因此卻被同伴們嘲笑寒酸。沒想到來到海外國家,當地人對於金銀珠寶見的多了,卻沒見過江南的洞庭紅,最終一百多斤橘子都高價賣出去,文若虛因此發了一筆小財。

接下來船隻繼續航行,來到一個無人島嶼停靠,朋友們都不願意上島,文若虛獨自來到島上游玩,看見島上有個非常大的龜殼,他想著自己的錢財也買不回什麼新奇東西,拿個龜殼回家做記念也好,於是文若虛就揹著大龜殼上船,再次被眾人嘲笑。

而當大家做完生意乘船回到福建,月港的波斯商人上船來購買海外珍奇時,看到這大龜殼眼睛都直了,居然出五萬兩高價買下龜殼。

等到交易完成波斯土豪當場將龜殼剖開,眾人才知道這種龜殼極為珍貴,每一個大龜殼下面都藏著二十四顆夜明珠,一顆珠子能值五萬兩。

王文龍看到淩濛初的劇本時,就覺得這出《鼉龍殼很有萬曆朝的時代特色。

這戲的時代背景是成化年間,但成化年間可沒幾個江南讀書人會放下面子去做商人,這種現象要到萬曆年以後才普遍。

一個時代的戲曲,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萬曆時江南能流行《鼉龍殼這樣的戲,足見商品經濟已經深入江南百姓心中。

就像同時期的歐洲人嚮往到殖民地去改變人生一樣,這時的江南同樣有許多人都想要去冒險,無數人夢想到海外去搏一個富貴。

只可惜原時空的大明並沒有開啟殖民時代,這樣的民間力量終究在王朝覆滅的背景中成為了一個令後人嘆息的註腳。

當扮文若虛的演員抬著道具橘子和龜殼在舞臺上走動之時的滑稽動作引來臺下人笑聲一片,而當文若虛兩次做生意成功,又頂得臺下眾人鼓掌歡呼,恨不得自己成為那走上大運、一朝鉅富的秀才。

五折的一本小戲演完,眾人意猶未盡,薛素素跑到後臺去催戲班趕場換裝,王文龍手下的旬報員工則起身滿場敬酒,調節場上的氣氛。

從報紙興起,一直到廣播電視的媒體普及前,這中間的階段便是紙媒時代,此段時間內記者可是一個相當受尊敬的工作,不光不會被嘲諷為“學新聞學的”,甚至被以為光榮正直,是社會的良心,為民請命的先聲。

一直到王文龍前世的新世紀初,火車站買票窗口前還有記者、軍人優先購票的告示。

《蘇州旬報作為天下影響力排頭號的報紙,尋報的記者編輯更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那是真正的身份代言,席浪仙、許仲琳、鄧志謨等人的文字經常見於廣播江南的報章,抬頭不見低頭見,影響力勝過了許多名儒。雖然只是報社的員工,但一個個也都是名士,全都混進上流社會。

李國助與王文龍一道起身,同著潘秀喝了一杯酒,等潘秀走遠,李國助指著他背影笑道:“潘伯風如()

今也是出名了,許多江南人物講起咱們福建名士,都提到他。當年建陽把伯風收入麾下實乃大德一件呀,即使不幫他出名,就看今日荷蘭人之刁狠,耳目都打入了福建,潘伯風若還留在巴達維亞,以他風骨只怕早被荷蘭人給做掉。”

聽到李國助如此評價潘秀,王文龍拿酒杯掩著嘴低聲說道:“國助怕還不知,這潘秀就是荷蘭人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