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語文》教材(第2頁)
而與此同時,使用著王文龍教材的衡山書齋,也終於把拼音的章節教完了。
夏日炎炎,朱阿貴手中提著禮物,一路詢問,走進了衡山書齋。
朱阿貴是常州大戶彭家的奴僕。
大明開國之初,對於官紳豢養家奴做了非常多限制,但是到了明朝末年,這些限制已經成了一紙空文。隨著江南經濟的發展,大戶人家漸漸奴婢成群。
這些奴婢也不全是被迫賣身為奴的,就像常州大戶彭家佔有常州上千畝土地,在常州金壇縣郊外往往整個整個村子的土地都歸在彭家名下。
這些村子之中早個百十年還有不少自耕農守著小塊土地過活,但自耕農的抗風險能力太弱了,遇到災荒之年,往往是為了湊齊來年耕種所需的種子,或是為了得到口糧度過荒年,他們就只能向彭家借貸。
找彭家借錢容易,但一旦還不起錢,他們就只能被收為彭家的奴僕。
被彭家收作奴僕的自耕農可以少還一些高利貸,對於那些還不上錢的農民來說,這種行為甚至被稱作是善舉。
而彭家做此事也十分熱衷,整村的農民都成為他家的奴隸,彭家就能將村子的地產和人口全控制在手裡,再也不怕這些農民翻了天。
()
金壇縣外的一個個村子通過這樣一番途徑才能成為受彭家穩定控制、可以連奴隸帶土地一起傳輩的財產。
朱阿貴的父親那一輩就已經是彭家的奴僕了,而且朱阿貴的父親非常會來事,讓朱阿貴在小時候就被運作到了彭家小少爺身邊當作長班。
彭家小少爺從小讀書,雖然考不上秀才,但捐了個監生之後也自命為生員一流,並且經常和東林書院裡頭的士人們交遊。
前陣子民黨在南京成立衡山書齋,彭少爺也和東林黨的一些生員們一道前來南京觀禮,聽說這衡山書齋可以收白丁的子弟讀書而且不要什麼錢財,彭少爺受朋友邀請,便讓朱阿貴將自己的兒子送到書齋裡來讀書。
少爺發話了,作為從小陪伴的長班,朱阿貴哪裡會有意見?為了把事情辦得漂亮,朱阿貴專門回家挑選了自己最為聰明伶俐的三兒子送到南京。
那時朱阿貴的老婆還不願意,表示他們本來就是彭家的奴僕,就算學會讀書寫字又有什麼用?還不如把最為聰明伶俐的三兒子朱紹基留在常州,預備著未來伺候彭少爺的孩子。
而朱阿貴當時便大罵自家老婆見識短,朱紹基學會什麼不重要,少爺竟然發了話,自家便要忠實的做去,未來讓少爺知道了自己對他這殷勤的態度,少爺才能給他們朱家一點好臉色。